返回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唐玄宗李隆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掖庭宫的青砖浸着永淳三年的月光,我蜷在德妃娘娘的锦被里数更漏。那年我该是六岁,却已经懂得趴在窗沿看北斗——母亲被带走的那个清晨,斗柄正指着玄武门方向。

    "三郎又尿炕了?"值夜的宫婢把铜盆摔得震天响。德妃娘娘宫里的老宦官陈五悄悄塞给我半块胡麻饼,饼渣掉进地衣缝里,我趴在地上捡时听见他说:"小主子得记着,太液池东岸第三棵柳树底下..."他枯树皮似的手突然抖起来,外头传来尚宫查夜的脚步声。

    那棵歪脖子柳树成了我的念想。每月朔日,总有个戴帷帽的妇人在寅时三刻往树洞里塞油纸包。九岁生辰那日,我摸黑溜出配殿,指尖刚触到温热的芝麻糖,就听见羽林卫的皮靴踏碎薄冰。"树上有人!"箭矢破空声里,油纸包啪嗒掉进太液池,戴帷帽的身影踉跄着栽下树杈。冰面上绽开的血花比上元节的灯笼还艳,陈五从背后捂住我的眼睛:"殿下该去听博士讲《孝经》了。"

    腊月里太液池冻得能走马车。我常偷了尚食局的铁签子去凿冰窟窿,守池的小黄门靠在廊柱下打鼾,等我摸到两指宽的鲫鱼才跺脚喊"小祖宗仔细冰裂"。有回冰面突然咔嚓作响,我整个人掉进冰窟窿里,棉袍吸饱了水像铁甲似的往下坠。是陈五倒挂在柳树上把我拽上来,他冻紫的嘴唇直哆嗦:"殿下要有个好歹,老奴得去陪窦娘娘了。"

    德妃娘娘的熏笼烤得人脸发烫。我把捞来的鱼藏在袖子里,化开的冰水顺着缎面往下淌。她捏着我耳朵骂:"跟你爹一个倔脾气!"突然又红了眼圈,从妆奁底层摸出块褪色的帕子,"你娘绣的并蒂莲...当年她教我打双陆,输急了就往我茶里搁盐。"帕角沾着褐色的陈年血渍,我想问又不敢问,窗外的乌鸦突然嘎地一声扑棱走了。

    神龙元年正月,宫里突然多了许多穿紫袍的大臣。十五岁那日,我被塞进青幔马车送出玄武门,车辙正碾过尚未清扫的爆竹碎屑。父皇攥着我的手按在洛阳南市坊墙上:"三郎摸摸这些沟壑,比太傅教的《禹贡》实在。"砖缝里嵌着发霉的粟米粒,我想起掖庭宫柳树洞里的芝麻糖。

    我的马球杆是拿韦庶人侄子的玉佩换的。那日在西市胡商摊前,韦捷的汗血马惊了卖炭老翁的车,炭块滚进波斯人的香料堆里。我攥着他悬在腰间的于阗玉冷笑:"韦兄这坠子倒是衬我的新球杖。"他脸色铁青却不敢发作——谁不知道忠王府的马球场正缺根趁手的杆子。后来王毛仲看我打碎第三块砚台,笑得直拍大腿:"王爷这手劲,该去兵部砸突厥人的脑壳!"

    景龙二年的雪灾压塌了洛阳半城屋舍。我跟着御史巡视南市,穿狐裘的粟特商人在粥棚前弹琵琶,饥民眼里的绿光比狼还瘆人。有个蓬头妇人突然冲出来攥住我的马镫:"临淄王不是神龙年间在太液池放过生吗?"侍卫的横刀还没出鞘,她枯柴似的手指已经被人群踩断,雪地里绽开的暗红让我想起那个栽进冰窟窿的送糖人。

    在潞州别驾任上,我头回见识什么叫"官不如匪"。黄河秋汛冲垮河堤那夜,姓卢的刺史还在燕子楼摆曲水流觞宴。他举着夜光杯说"天灾岂是人祸",我摔了玛瑙杯直奔溃口,官靴陷在淤泥里拔不出来。黎明时遇见个戴斗笠的汉子,他单手拎起装满碎石的竹笼嗤笑:"王爷这细皮嫩肉经得住几斤浪?"后来在河工棚子里喝黍米酒,才知道他是专劫贪官的"黄河蛟"。

    腊月初八那日,县衙门口的血把雪地染成了桃花粥。黄河蛟提着县尉的脑袋扔在我案头:"这厮往赈灾粮里掺观音土。"我盯着那颗头颅上凝固的惊愕神情,忽然想起韦捷当年被夺了玉佩的模样。王毛仲凑过来嘀咕:"这江湖手段...怕是留不得。"我往火盆里扔了状纸:"传令下去,县尉是抗洪殉职。"

    景龙四年上元节的灯笼亮得蹊跷。我在潞州别驾府接到长安密报时,后厨正在煮浮元子。送信的暗探指甲缝里带着血:"韦娘子给圣人做的蒸饼,怕是掺了苦杏仁。"更鼓敲到三响,我摸着腰间缺了口的马球杆——那是去年打赌赢钟绍京的彩头——对王毛仲说:"该回长安打场硬仗了。"

    三百死士的马蹄声惊醒了潼关的乌鸦。我在驿站换马时,有个瞎眼老丈突然拦住去路:"贵人眉心带煞,过了子时莫走玄武门。"我抛给他一袋碎银,他掂了掂嗤笑:"老朽不要买命钱,只要贵人记得太液池冰层下的眼睛。"浑身血液霎时冻住,等回过神,那老丈已消失在官道旁的乱葬岗。

    推开玄武门那刻,铜钉硌得掌心发麻。二十五个春秋在眼前走马灯似的转——太液池的冰窟窿、南市粥棚的断指、黄河堤上的碎石子。钟绍京握着横刀的手在抖,他老婆举着蜡烛骂:"这会儿怂了?当初谁在平康坊赌咒要当从龙功臣?"我解下玉佩塞进妇人手里:"阿嫂的蜡烛且借我用用,照完大明宫的路,回头赔你东海夜明珠。"

    

第8章 唐玄宗李隆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