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皇长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此国之幸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朱逸说要开放海禁,刘三吾问道:“可是自国朝开国以来,陛下就下旨严禁海事,如今小郎君却说要开放海禁,岂不与陛下旨意相违背?”

    说到这儿,刘三吾还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想看看他是什么反应,结果朱元璋确实一脸淡定。

    昨天晚上朱元璋自己也问了朱允炆相同的问题,可是朱允炆却只知一味地跟从自己的观点,无法深入地剖析问题,他倒想听听朱逸对此能有什么样的见解。

    只见朱逸轻轻一笑:“刘叔是否清楚陛下的这道旨意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颁布的。”

    听到朱逸的话,刘三吾面色一沉。

    说实话,他还真不清楚。

    朱逸继续说道:“刘叔如果不清楚其实也无妨,毕竟一般人确实很难了解到陛下这道旨意背后的深意,陛下之所以下这道旨其实还与前相胡惟庸有关,当时胡惟庸与海寇勾结,欲扰乱我大明,陛下这一禁也是为了国朝安稳。”

    听到朱逸的话,不仅刘三吾震惊了,就连一旁的朱元璋也震惊了。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再颁禁海令,这个时期正是胡惟庸案发生的时候,当时胡惟庸私通海寇,朱元璋才下令继续关闭海禁的。

    可是这件事情背后的原因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过,刘三吾不知道很正常,但是朱逸是如何得知的?

    朱元璋不相信是有人透露给朱逸,毕竟这件事除了他以外就连太子都不知道,难道是朱逸自己分析出来的?

    当时胡惟庸案牵扯甚多,牵连甚广,朱逸能够凭借一些蛛丝马迹就将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联想到一起,分析出自己这道法旨背后的深意,这……

    随后,朱元璋咧嘴一笑。

    不愧是咱的大孙!

    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这股聪明劲儿简直就和咱当年一模一样。

    朱元璋现在是对朱逸越看越满意。

    一旁的刘三吾看到朱元璋脸上满意的神情,便知道朱逸还真说对了,不禁十分诧异,没想到自己一个翰林学士都没看出来的问题,被朱逸这个流落民间十几年的皇孙给看出来了,心中感到羞愧的同时对朱逸也升起了佩服之情。

    朱逸继续侃侃而谈:“而且说是禁海,但陛下应该也看出了彻底禁海的弊端,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去年陛下颁布谕令,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上以大明金银,铜钱,段匹,兵器等物自前代以来不许出番,刘叔可知这言外之意是什么吗?”

    刘三吾想了想,没想通,拱手道:“请赐教。”

    一旁的朱元璋翻了个白眼。

    蠢货!

    连个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问题,你一翰林学士却看不懂。

    咱颁布这条法令只是想防止临海百姓与不愿归顺的“逆贼”相通相济,并不是不允许赚别人的钱!

    果然,只听朱逸继续解释道:“陛下的意思就是茶叶,丝绸,瓷器这些东西还是可以出番的,可以适当地赚别人的钱。”

    刘三吾这才恍然大悟:“受教。”

    随即,朱逸顿了顿,又补充道。“但在我看来,其实还可以更宽松一些,适当地开放一小部分区域,堵不如疏,如果一味地高强度禁止,会使很多沿海百姓铤而走险去走私,或者和那些海上的逆贼同流合污,到时候危害只会更大。适当开放小部分区域,海防压力不

第19章 此国之幸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