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三吾看了一眼盐矿山上工人们忙碌的场景,心中有了想法,问道:“小郎君对当今陛下重农抑商之法是怎么看的?”
此话一出,朱元璋回头瞥了一眼刘三吾,这老东西心思不纯啊,当着自己的面提出这么刁钻的问题。
朱元璋从小就痛恨商人,因此一上位就定下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历朝历代虽然也都是这么干的,但尤以明朝最为严重。
这样做虽然有利于国家稳定,但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发展不起来。
国库空虚,经济发展不起来同样也是朱元璋一直以来比较头疼的问题,因此朱元璋也想听听朱逸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
对于这项政策,满朝上下无人敢反驳,毕竟重农抑商也是统治者一种巩固自身统治的手段,不过朱逸对于回答这种问题倒是没有什么顾忌。
朱逸沉吟了一下,说道:“重农抑商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和地租征收。毕竟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若是大家都去经商,无人耕地,对一个国家来说不是好事,重农抑商应当坚持。”
听到朱逸的话,朱元璋点了点头,商人通过各处奔走获取大量财富,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管理,尤其是商人在获得大量的财富之后,往往会大量的购买土地,这就造成了土地兼并,这是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
朱元璋早年间的经历,使他对这一点的感受尤为深刻。
刘三吾对朱逸的这个看法也颇为赞同,但这样的回答显然无法令他满意,毕竟这一点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他特意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就是想听听看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
很快,朱逸又话锋一转地说道:“但是,过度地重农抑商也不是什么好事。”
此话一出,朱元璋两人顿时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农耕文明的财富特征是刚性太大,弹性太小。毕竟是靠天吃饭,土地上的产出是相对固定的。财富总量就那么大,土地就那么多,土地产出也就那么多,能养活的人自然也就那么多,不管怎么收税,变化都不会太大。”朱逸说道,“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对啊,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朱元璋急忙问道。
其实听到这里,不止刘三吾,朱元璋也已经有些惊讶了,毕竟哪怕是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很多人其实也无法像朱逸说得这么透彻,朱元璋作为掌控一个国家的君王,隐隐约约感觉到了重农抑商的弊端所在,但是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
见两人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朱逸笑了笑,也不再卖关子,说道:“我们且先管这种财政叫做量入为出的财政,意思就是收多少钱办多少事。”
听到朱逸的话,两人一惊,量入为出!
这个词实在是太精确了,短短四个字概括了当今大明朝的财政现状。
还不等两人从震惊中缓过来,朱逸继续说道:“如果想要解决当今的财政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个量入为出给反过来呢?”
“反过来?”两人已经彻底陷入了朱逸的谈话节奏。
第18章 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