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正字这天回到家,正打算去回拜邓质夫,仆人突然递进来一张请帖,说:“翰林院的高老爷请您今天去陪客。”武正字对来人说:“我先去回拜一位客人,马上就来,你先回去回复老爷吧。”仆人解释道:“我家老爷特地嘱咐,这次请的是浙江的万老爷,他和老爷是从前结拜的兄弟,老爷想请您和迟老爷也去见见,另外还有老爷的亲家秦老爷。”武正字一听有迟衡山同去,便勉强答应下来。
他先去回拜邓质夫,可惜两人没碰上。午后,高府的人接连来催了两次,武正字这才动身前往。到了高府,高翰林出来热情迎接,两人见过礼后,书房里又走出施御史和秦中书,大家也相互见了面。正喝着茶,迟衡山也到了。
高翰林一边让人再去催促万中书,一边对施御史说:“这位万老弟是浙江很有本事的人,写得一手好字。二十年前,我还是秀才的时候,在扬州结识了他。那时他也是秀才,但行事作风很不一般,就连盐商们都不敢小看他,他在扬州比我还吃得开。后来我进京赶考,我们就渐渐失去了联系。前几天他从京城回来,说已经从序班升任中书,以后就是秦亲家的同事了。”秦中书笑着说:“既然是我的同事,怎么能让您破费请客?明天一定要到我家去。”
正说着,万中书到了,仆人递上拜帖。高翰林恭敬地站在厅前滴水檐下,吩咐管家准备轿子、开门迎接。万中书从门外下轿,快步上前,与众人拜揖后坐下,客气地说:“承蒙老先生召见,实在不敢当。我也正想借着这顿酒,和您叙叙二十年的别情。不过不知道老先生今天还有没有其他客人?”高翰林回答:“今天没有外人,就请了施侍御、我的亲家秦中翰,还有本地两位学界的朋友,一位姓武,一位姓迟,现在正在西厅坐着呢。”万中书连忙说:“那就请引见一下吧。”管家去请,武正字、迟衡山等四位客人便来到正厅,与万中书相见。
施御史介绍道:“高老先生特意请我们来陪您。”万中书感慨道:“二十年前在扬州,我有幸见到高老先生,那时老先生还没科举高中,但那非凡的气度,我就知道将来必是朝廷栋梁。后来老先生科举中第,我却四处奔波,一直没机会在京城见面。去年我进京,没想到老先生已经回乡休养了。所以这次在扬州办完事,特意绕路来和老先生以及诸位先生相聚,真是太幸运了。”秦中书问道:“老先生的官职什么时候能补缺?这次出京是为了什么事?”万中书说:“中书的补缺,进士是一条路子,监生又是一条路子。我是靠办事职衔就职的,这辈子恐怕都摆脱不了这个身份,想要升到翰林学士,估计是没指望了。现在想补缺实在太难。”秦中书说:“既然做不了官,那还不如不就职。”
万中书不再理会秦中书,转而对武正字和迟衡山说:“二位先生才华出众,只是暂时屈居下位,将来必定大器晚成。像我这就职的事,根本算不得什么,说到底还是要通过科举正途出身。”迟衡山谦虚道:“我们平庸之辈,哪比得上老先生的大才。”武正字打趣说:“高老先生和您是结拜兄弟,将来肯定都有出息。”
这时,仆人来禀报:“请各位老爷到西厅用餐。”高翰林说:“先吃点便饭,咱们慢慢聊。”众人到西厅吃完饭,高翰林让管家打开花园门,请大家去逛逛。众人从西厅右边的月门进去,穿过一道长长的粉墙,从墙角的小门进入,便是一条走廊。沿着走廊转到东边,走下石子台阶,眼前出现一片兰圃。此时天气温和,兰花正开得烂漫。前面的石山、石屏都是人工堆砌而成,山上有座小亭子,能容纳三四人;石屏旁放着两个瓷墩,屏后种着百十竿竹子,竹林后面映着矮矮的朱红栏杆,里面围种着还未开放的芍药。
高翰林拉着万中书的手,小声说着话,一直走到亭子里。施御史和秦中书便随意在石屏下坐下休息。迟衡山和武正字信步穿过竹林,走到芍药栏边。迟衡山说:“这园子还算干净,就是树木少了些。”武正字感慨道:“前人说过:亭沼就像爵位,时机到了自然会有;树木就像名节,不长期修养是无法养成的。”
正说着,只见高翰林和万中书从亭子里走下来,高翰林说:“去年在庄濯江家,拜读过武先生写的《红芍药》诗,如今又到芍药开花的时候了。”主客六人在园子里漫步了一会儿,又回到西厅坐下。管家端上一巡精致的攒茶。迟衡山问万中书:“老先生,贵省有位我的朋友,是处州人,不知道您是否认识?”万中书问:“处州最有名的就是马纯上先生,其他在学界的朋友我也认识几个,不知您说的是哪位?”迟衡山说:“正是马纯上先生。”万中书说:“马二哥和我是结拜兄弟,怎么会不认识!他现在进京了,这次去肯定能有好前程。”武正字连忙问:“他至今都没中举,为什么要进京?”万中书解释道:“学道三年任满,保举了他的优秀品行。他这一进京,可是求功名的捷径
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