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典白话合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我说他肯定能成。”

    施御史在一旁说:“这些非科举正途得来的功名,说到底还是没什么前途。有操守的人,终究还是要通过科举出身。”迟衡山说:“去年他来我们那儿,我看他在科举考试方面确实很有研究,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是个秀才,可见这科举之路真是难料。”高翰林反驳道:“迟先生,您这话就不对了。我朝两百年来,只有科举这件事是最靠谱的,只要有真才实学,总能考中。那马纯上讲的科举之道,不过是些表面文章,其中真正的奥妙他根本不懂。他就算做三百年秀才,考两百次案首,到了乡试、会试还是没用。”武正字问:“难道乡试、会试和学道考试的评判标准不一样?”高翰林说:“当然不一样!凡是学道考试成绩好的,到了大场考试反而考不中。所以我在科举未中之前,只专心研究大场考试的内容,学道那里的考试,考个三等也没关系。”万中书奉承道:“老先生的科举文章,我们省里的人都研究透了。”

    高翰林得意地说:“‘揣摩二字,就是科举考试的关键。我乡试的那三篇文章,没有一句话是凭空编造的,字字都有出处,所以才能侥幸中举。要是不懂得揣摩考官心思,就算是圣人来考也考不中。马先生讲了半辈子科举,讲的都是考不中的方法。他要是懂得‘揣摩,现在不知道做到什么官了!”万中书说:“老先生的话,真是我们后辈的指路明灯。不过马二哥也确实是个饱学之士,我在扬州朋友家,看过他写的《春秋》批注,条理很清晰。”

    高翰林不屑地说:“快别提这事了。我们这儿有位庄先生,曾被朝廷征召,现在在家注释《易经》。前几天有朋友和他一起吃饭,听他说:‘马纯上只知道进取,不知道退让,简直就是一条不知进退的小龙。且不说马先生能不能比作‘亢龙,就拿一个活着的秀才去解读圣人经典,这就够可笑的了!”武正字反驳道:“老先生,这也许只是他随口开个玩笑。要说活着的人就不能引用,那当初文王、周公为什么引用微子、箕子的事例?后来孔子为什么引用颜回的话?那时他们也都是活着的人啊。”高翰林说:“先生果然博学。我专攻的是《毛诗》,不是《周易》,所以不太了解这些。”

    武正字接着说:“说到《毛诗》,就更可笑了。现在这些搞科举的人,死抱着朱熹的注释不放,越讲越糊涂。四五年前,天长的杜少卿先生编写了一部《诗说》,引用了一些汉代儒者的观点,朋友们都觉得新鲜。可见现在‘学问二字,都没人真正讲究了!”迟衡山说:“这都是片面之词。依我看,钻研学问的人就专心做学问,别总想着功名;追求功名的人就一门心思考科举,别谈什么学问。要是两者都想兼顾,到最后可能一事无成。”

    正说着,管家来禀报:“请各位老爷入席。”高翰林请万中书坐首座,施御史坐二座,迟衡山坐三座,武正字坐四座,秦中书坐五座,自己则坐在主位。三桌酒席摆在西厅,酒菜十分丰盛,只是没有请戏班助兴。席间,众人又聊起京城的朝政。说着说着,迟衡山对武正字感慨道:“自从虞老先生离开这里,我们相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过了一会儿,众人换了座位,又点上灯烛继续吃喝。喝了一轮后,万中书起身告辞。秦中书拉住他说:“老先生一来是我亲家的结拜兄弟,就跟我的长辈一样;二来我们将来补选官职后,大概也会在一处共事。明天一定要到我家去坐坐,我现在回家就给您发请帖。”他又对其他人说:“明天一个客人都不增加,也不减少,还是我们这六个人。”迟衡山和武正字没有表态。施御史说:“好极了!不过我明天也想请万老先生,那就改到后天吧。”万中书推辞道:“我昨天刚到,没想到今天就打扰了高老先生。诸位先生的府上我还没来得及拜访,怎么能这么快就又去叨扰呢?”高翰林说:“这有什么关系。我亲家将来和您是同事,情况不一样,明天就盼着您早点来了。”万中书含糊地答应了。最后,众人纷纷告辞,各自回家。

    秦中书回到家后,立刻写了五份请帖,派仆人分别送去邀请万中书、施御史、迟衡山、武正字和高翰林。他还专门发出一张传戏的通知单,叫来一个戏班,吩咐他们第二天清晨就要前来候场。此外,他又下达了一道指令给家中总管,要求厨房精心准备酒席,一定要办得体面风光。

    第二天,万中书起床后心想:“我要是先去拜访秦家,只怕被他们拉住,到时候就没时间去拜会其他人了,他们肯定会怪罪,说我专挑有酒吃的地方去。不如先去拜访其他人,之后再去秦家。”于是,他马上写了四份拜帖,先去拜访施御史。施御史出来与他相见,得知他一会儿要去秦中书家赴宴,也没有多加挽留。接着,万中书去拜访迟衡山,迟家的人回复说:“昨晚因为修理学宫的事情,迟相公连夜出城前往句容了。”无奈之下,万中书又去拜访武正字,武家的人说:“相公昨天没回家,等他回来后再来回拜吧。”

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