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匡超人那晚在酒店与景兰江等人畅饮后,回到文瀚楼的住处倒头便睡。次日清晨,文瀚楼的店主人上楼,在他对面坐下,一脸恳切地说:“匡先生,有件事想和您商量。”匡超人询问何事,店主人解释道:“最近我和一位朋友合伙,打算刻印一批考卷售卖。想麻烦先生帮忙批改,既要批得精准到位,又得速度快些。总共三百多篇文章,不知您需要多久能批完?我们得算好时间,赶在山东、河南的客商离开前把书发出去,要是耽搁了,这批生意可就黄了。等书印出来,封面上就署先生的名号,另外还会奉上几两选金和几十本样书,您看能接下这活儿吗?”
匡超人问道:“大约多少天批出来才不耽误事儿?”店主人思索片刻:“半个月时间会比较宽裕,实在不行,二十天也凑合。”匡超人心里盘算,觉得半个月应该能完成,便当场应承下来。店主人立刻搬来一大摞考卷文章,中午还特意准备了四样菜肴,宴请匡超人。席间,店主人殷勤说道:“等开始排版发样时,再请先生吃一顿;书印出来,还要再请一次。平日里一日三餐是小菜淡饭,初二和十六跟着店里吃顿‘牙祭肉,茶水、灯油这些开销,都由店里负责。”
匡超人心中大喜,当晚就点起油灯,埋头苦干。他一刻不停地批改,一口气批出五十篇文章,侧耳一听,樵楼的更鼓声刚到四响。匡超人兴奋不已:“照这个速度,哪里用得了半个月!”他吹灭油灯躺下,次日清晨又早早起身继续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天加上半夜,总能批个七八十篇。
到了第四天,匡超人正在楼上专注批文章,忽听楼下传来喊声:“匡先生在家吗?”他应了一声“是哪一位?”,快步走下楼,发现来人是景兰江。景兰江手里卷着一张斗方,见他下来,赶忙作揖:“来得迟了,罪过罪过!”匡超人将他迎上楼,景兰江把斗方展开铺在桌上,解释道:“这就是前日诗会,以‘楼字为韵的诗作。大伙儿都写成斗方了,赵雪斋先生得知后,因没能当场参与,十分遗憾,就照着韵脚也补写了一首。我们想把他的诗排在前面,于是每人又重写了一遍,所以今天才送来请您过目。”
匡超人见斗方上题着“暮春旗亭小集,同限‘楼字”,下面是每人一首诗,后面依次署着“赵洁雪斋手稿”“景本蕙兰江手稿”“支锷剑峰手稿”“浦玉方墨卿手稿”。纸张洁白光亮,印章鲜红醒目,看着煞是精致,他便将斗方贴在楼上墙壁,然后与景兰江坐下交谈。匡超人说:“那天承蒙款待,喝得大醉,回来晚了。”景兰江问:“这几天没出门?”匡超人答道:“店主托我选编文章,要赶着刻印,所以一直没顾上拜访各位。”景兰江兴致勃勃道:“选编文章这差事不错!今天我带你去见个人。”匡超人好奇:“是谁?”景兰江卖关子:“别问,快换身衣服,去了就知道。”
匡超人换好衣服,锁上房门,跟着景兰江来到街上。他忍不住又问:“到底去哪儿?”景兰江这才透露:“是去拜访我们这儿曾任冢宰的胡老先生的公子胡三先生。今天是他的小生日,朋友们都去聚会祝寿,我也要去,特意拉上你,在那儿能结识不少人,刚才斗方上的几位都在。”匡超人担心礼数不周:“我还没拜见过胡三先生,要不要带个拜帖?”景兰江点头:“这是应该的。”
两人走进一家香蜡店,买了拜帖,在柜台借笔写下“眷晚生匡迥拜”,揣进怀里继续赶路。路上,景兰江向匡超人介绍:“这位胡三先生虽然好客,却是个胆子极小的人。当年他父亲冢宰公去世后,他成天关门不出,生怕见人,动不动就被人骗,有苦说不出。近几年,全靠结交了我们这帮朋友,帮他撑场面,才热闹起来,再没人敢随意欺负他。”匡超人疑惑:“他堂堂冢宰公子,怎么会有人敢欺负?”景兰江感慨:“冢宰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他家没人在朝廷做官,他自己不过是个秀才。俗话说‘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现在的人都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谁还把他当回事?倒是我那雪斋先生诗名远扬,府、司、院、道这些现任官员,哪个不来登门拜访?人们天天看见他门口,不是黄伞轿子来访,就是红黑衙役开道,普通蓝伞的官员都不算数,不由得让人敬畏。所以近来大家见他的轿子隔三岔五就往胡三公子家跑,就猜测胡三公子也有了势力,就连他家附近的租客,交房租都爽快些。胡三公子心里也明白,对我们很是感激。”
正说得热闹,迎面走来两个头戴方巾、身着华丽长袍的人。景兰江赶忙迎上去打招呼:“二位也是去给胡三先生祝寿的?还要约谁,往哪边走?”那两人笑道:“就是来约你,既然遇上了,一起走吧。”随即问:“这位是谁?”景兰江向匡超人介绍:“这位是金东崖先生,这位是严致中先生。”又转头向金、严二人介绍:“这是匡超人先生。”四人相互作揖,一同前行。
&n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