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典白话合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蛾儿回答说:“热水也没有。”

    桓公问:“为什么?”

    蛾儿回答说:“易牙和竖刁作乱,守住宫门,筑起三丈高的墙,隔绝内外,不许人通行,饮食从哪里来呢?”

    桓公问:“你怎么能到这里来?”

    蛾儿回答说:“我曾承蒙主公一次宠幸,所以不顾性命,翻墙过来,想看着您去世。”

    桓公问:“太子昭在哪里?”

    蛾儿回答说:“被他们两人阻挡在外面,进不了宫。”

    桓公叹息道:“仲父(管仲)难道不是圣人吗?圣人的见识,怎么能不长远呢!我糊涂啊,才会有今天的下场。”

    于是奋力高呼:“天啊,天啊!小白(桓公名小白)竟然要这样死去吗?”

    连叫了几声,吐了几口血,对蛾儿说:“我有六个宠妾,十几个儿子,却没有一个人在我身边。只有你一个人来为我送终,我真惭愧平日没有好好待你。”

    蛾儿回答说:“主公请保重自己,万一不幸,我情愿以死为您送终!”

    桓公叹息道:“我死了如果没有知觉也就罢了,如果有知觉,我有什么脸面到地下见仲父呢?”

    于是用衣袖遮住自己的脸,连叹几声后,气绝身亡。

    算起来,桓公在周庄王十二年的夏五月即位,死于周襄王九年的冬十月,在位共四十三年,享年七十三岁。潜渊先生有诗专门称赞桓公的功绩:“姬辙东迁纲纪亡,首倡列国共尊王。南征僭楚包茅贡,北启顽戎朔漠疆。立卫存邢仁德着,定储明禁义声扬。正而不谲《春秋》许,五伯之中业最强。”

    髯仙也有一首绝句,感叹桓公一生英雄,到头来却没有好的结局,诗中写道:“四十余年号方伯,南摧西抑雄无敌。一朝疾卧牙刁狂,仲父原来死不得!”

    晏蛾儿见桓公去世,痛哭了一场。她想呼喊外面的人,无奈墙太高,声音传不出去;想翻墙出去,无奈墙内没有可以垫脚的东西。左思右想,她叹口气说:“我曾说过‘以死送君。至于殡殓的事情,不是我一个妇人能知晓的!”

    于是她脱下衣服,盖在桓公的尸体上,又用两扇窗户盖住尸体,权当作是简单的掩盖。她对着床下叩头说:“国君的魂魄暂且不要走远,等我来陪您!”

    说完,就用头撞柱子,脑浆迸裂而死。这妇人真是贤良啊!

    当天夜里,小内侍从墙洞钻进去,看见寝室堂柱下,血泊中躺着一个尸体,吓得急忙跑出来,报告给雍巫和竖刁二人说:“主公撞柱子自尽了!”

    雍巫和竖刁二人不信,让内侍们挖开墙垣,他们亲自进去查看,见是一个妇人的尸体,十分惊讶。内侍中有认识的,指着说:“这是晏蛾儿。”

    再看床上,两扇窗户掩盖着一动不动、毫无知觉的齐桓公。呜呼哀哉,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断气的。

    竖刁便开始商议发丧的事情。雍巫说:“先别急,得先确定长公子的君位,然后再发丧,这样才能避免争斗。”

    竖刁觉得有道理。当下二人一同来到长卫姬宫中,秘密上奏说:“先公已经去世了!按照长幼顺序,应该立夫人的儿子为君。但是先公在世的时候,曾把公子昭嘱托给宋公,立为太子,很多大臣都知道这件事;倘若他们听说了先公去世的消息,必然会辅佐太子。依我们的计策,不如趁着今晚仓促之际,率领本宫的卫士,赶走太子,拥立长公子即位,这样大事就定下来了。”

    长卫姬说:“我是个妇人,就靠你们好好去办了!”

    于是雍巫和竖刁各自率领数百名宫中卫士,杀进东宫,去捉拿世子。

    且说世子昭不能入宫探病,心里闷闷不乐。这天晚上,他正挑灯独坐,恍惚之间,似梦非梦,看见一个妇人前来对他说:“太子还不赶紧逃走,灾祸马上就要降临了!我是晏蛾儿,奉先公的命令,特意来报信。”

    昭正要向她询问,妇人把昭一推,昭就像坠入万丈深渊。忽然惊醒,妇人不见了。这个梦很奇特,不能不信。昭急忙叫侍从拿着行灯跟随,打开便门,走到上卿高虎的家,急忙敲门。高虎把他迎进去,问他来意,公子昭把梦中的事说了一遍。高虎说:“主公生病已经半个月了,被奸臣隔绝内外,消息不通。世子这个梦,凶多吉少。梦中说奉先公之命,主公肯定已经去世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世子暂且应该到境外去,以防不测。”

    昭问:“我能去哪里安身呢?”

    高虎说:“主公曾把世子嘱托给宋公,如今应该去宋国,宋公肯定会相助。我是守护国家的大臣,不能与世子一起出逃。我有个门下士叫崔夭,掌管着东门的钥匙。我派人吩咐他开门,世子可以趁夜出城。”

    话还没说完,看门人传报:“宫中卫士包围了东宫。”

    吓得世子昭脸色惨白。高虎让昭换上衣服,打扮得和侍从一样,派心腹之人跟随,来到东门,传高虎的命令给崔夭,让他开门放出世子。崔夭说:“主公生死不明,我私自放太子出去,罪责也不轻。太子没有人侍从,要是不嫌弃我,我愿意一同投奔宋国。”

    世子昭十分高兴,说:“你若同行,那是我的心愿!”

    当下崔夭打开城门,看到有随身的车驾,就让世子上车,自己驾车,朝着宋国急急而去。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