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山黑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九·一八”事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路上,突然响起了还击的枪声,被迫处于绝境的官兵,出于愤怒和正义,向日军开火了。机枪、步枪吐着仇恨的火舌,向鬼子兵射去,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半夜子时。

    “九·一八”之夜,在抗击敌人进攻的战斗中,第7旅的大多数官兵都是英勇的,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地抗击着装备优良、人数众多的日军的进攻。7旅620团毙伤日军40余名。他们是在“不准抵抗”的命令下这样做的,其精神就显得尤为可贵。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后中央处理可也。”),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19日零点50分,当日军攻占北大营后,步兵第29联队按照板垣的命令分三路向沈阳城发起了进攻。第一、二路日军进攻南场和北市场,第三路日军进攻沈阳城。为配合日军进攻沈阳城的行动,本庄繁命令满铁沿线日军迅速向沈阳集结,支援攻击沈阳的日军。日军立即行动,从抚顺、辽阳、铁岭、本溪、鞍山、海城、四平街、旅顺、公主岭等地向沈阳发出13列军车,大大加强日军的战斗力量。

    三路日军齐头并进,向沈阳城扑来。先行占领公安局、警察局分所等要害部门。沈阳城内约有1.5万名警察,由于他们事先也接到了上级“不准抵抗”的指示,因此战斗意志松懈,思想麻痹,毫无戒备状态。在日军的突然包围之下,被强迫缴械。遂之一切官厅衙署先后被日军占领,“紧要物品,悉被掠夺。各机关之首领员司,除微服逃避外,悉被日人软禁”。至19日早6时30分止,沈阳城全部被日军占领。

    被日军占领后的沈阳城,一片狠藉,大街小巷,日军遍布,充满了恐惧感。日军的飞机在空中侦察、扫射、装甲车在市街上横冲直撞。日军还把炮台置于沈阳城鼓楼的旧址之上,还封锁了各交通道口,持械盘查行人,对稍有不满或有反抗行为的则任意枪杀,致使许多无辜百姓惨遭杀戮,街市上混乱不堪。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伙穷凶极恶的日本兵,专门搜捕我方文职、军职官员,对捕获到的军官迫令签字承认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先行发起攻击,并把他们反绑双手,看押在街头。日本帝国主义做贼心虚,自知理亏把挑起战争的责任强行推给中国,反污陷我方,其强盗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

    日军在城内还进行了大肆洗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管是机关衙署、学校银行,还是官私宅邸均在劫难逃。例如中国银行的4000万两白银被掠劫,汤玉麟公馆“被日军掠夺之财物及军物物品约载十余汽车”。各机关文书、档案被焚毁,邮政总局被烧……城内硝烟弥漫,街头尸体横陈。沈阳全城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市民闭户、路少行人,呈现出悲凉之状。

    在北大营发生激战时,日军第29联队开始向沈阳城发动进攻。19日上午,日军相继攻占沈阳市南市、北市商埠地和大小西关一带,驻在这里的中国警察分局按黄显声命令奋起抵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力战不支,不得已向东关公安总队撤退。在抵抗日军进犯的战斗中,中国公安警察有二三十人为国捐躯。

    9月19日上午10时,日军多门师团与独立守备队采取联合行动,又向东大营发起了攻击。东大营,位于沈阳城东约10公里的东山嘴子,是东北军的第二大营区,东北讲武堂的所在地,驻有讲武堂学员和第7旅的1个营。9月18日夜,当日军炮击北大营时,东大营也同时遭到炮击。但是由于切断了省城所有电线,东大营和北大营及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失去了联系。正当他们不知所措急忙商议应筹之策时,见北大营火光冲天,方知已陷敌手。

    北大营既已陷落,东大营孤掌难鸣,难以对付强大的日军,所以,当19日上午日军由南北两面向东大营围攻时,驻军及讲武堂学员不得不全部退出。当时的将官们不忍离去,兵士们抱头痛哭,“悲号之声,闻名遐迩”。中午12时,日军占领了东大营,而后“大肆搜索,所有一切军械子弹钱款以及一应紧要品物,悉数搜掠净尽”。

    紧接着,日军又占领了沈阳兵工厂和东塔飞机场。沈阳兵工厂也叫东三省兵工厂,地址在大东边门外东塔以西,(东塔以东为飞机场),1921年建成,1924年进行扩建。工人最多时达2.5万人。厂内聘有日、德、奥、俄、瑞典等国的技师,能够生产各种炸药、各种口径步枪、轻重机枪、各种口径大炮、地雷,以及各种枪弹、炮弹等。该厂是奉军军火的主要生产基地。19日上午10时,日军在枪杀守厂卫兵10余名后,强行占领兵工厂,然后由他们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大门,并立上“日本军占领”、“除日军外,出入者格杀勿论”的守标,*裸地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

    在“九·一八”事变前夕东塔飞机场里有先后从意、法、德、英、美、日等国购进的各种类型的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民航机等262架,这都是东北空军1921年始建后,张学良先后任航空处长和航空军司令时逐渐买进来的,使东北空军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战斗力。可惜在“九·一八”事变时,机场接到上级的电话命令:“今天不准飞机起飞,以免出事”。空军参谋长陈海华没了主张,束手无策。就这样在“不准抵抗”的命令限制下,武器装备齐全的262架飞机,在19日上午10时20分被攻占机场的日军掠为已有,并把掠夺的飞机上涂上“日徽”标志,在东北航空军司令部牌子上贴上了“日军占领”字样。东北军苦苦10年惨淡经营起来的东北空军毁于一旦。

    “九·一八”事变,给沈阳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巨大的损失。无数房屋被毁,全部电线被破坏,大量官私财物被掠劫。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到18亿元以上。而军械弹药物资的损失更为严重,损失飞机262架、迫击炮和各种口径大炮3019门、战车26辆、各式机关枪5864挺、各种步枪和手枪118206支,以及大量的各种枪炮弹药、被服、粮等不尽其数。

    事变之夜,张学良、万福麟在北平,张作相在锦州。其时,张学良正偕夫人于凤至及赵四小姐等在前门外中和戏院看梅兰芳演出的《宇宙锋》,在沈阳主持工作的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急电张学良,张学良亦急电南京政府请求对策,蒋介石竟下令“绝对不抵抗”。张学良只好命令在东北的军队撤往关内。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今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区、二道沟、南岭等地。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辽、吉两省沦落。

    9月19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由旅顺移驻沈阳。

    9月23日张学良电令在锦州成立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行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以张作相代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以米春霖代理辽宁省政府主席。10月2日,两署在锦州正式办公。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1、第2、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的进攻。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实力不济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军方势力越来越强大。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12月16日辽宁省政府主席藏式毅降日,就任伪奉天省长。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至1932年1月,仅三个月一百天,中国东三省完全陷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

    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战败,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拿下哈尔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由沈阳迁至长春。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

第9章 “九·一八”事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