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孙策投降,招贤纳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策站起身来,缓缓踱步至窗前,望着城中熙熙攘攘的百姓。

    一旦战火燃起,庐江之地必将生灵涂炭。

    他曾立志护佑百姓,难道如今要亲手将他们拖入战火深渊?

    三天的抉择,如同千钧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呼吸都觉艰难。

    他忆起父亲临终的嘱托,那眼中的期盼与信任,犹如烈火在心中燃烧。

    “难道我真的要放弃吗?”孙策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挣扎与痛苦。

    窗外的风呼啸而过,似在催促他做出决定。

    孙策面色凝重,召集黄盖、程普、韩当等一众心腹大将商讨应对杨业招安之事。

    黄盖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坚定:

    “主公,朝廷招安,此乃天赐良机。”

    “我等久居乱世,为的不就是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如今若能为朝廷效力,可保庐江安宁,亦能使麾下将士有个光明前程。”

    程普微微摇头,长叹了一声:

    “公覆,此中关节未必如此简单。如今这所谓‘朝廷,怕早已是杨司空的一言堂。”

    “我等若应下,究竟是为朝廷,还是为杨家,实在难以分清。”

    黄盖眉头一皱:“德谋,这有何区别?杨司空如今权倾朝野,代天子行事,为其效力,不就是为朝廷尽忠?”

    程普坐直身子,神色严肃:

    “朝廷乃正统,是天下共主,有其纲纪法度。”

    “杨家虽势大,终究只是臣子。”

    “若只知效忠杨家,日后恐生变数,我等岂不成了助臣下僭越之人?”

    韩当思索片刻,缓缓开口:

    “主公,在我看来,不论为谁,如今这天下大势,杨司空已占大半。”

    “其文臣武将如云,兵强马壮,且所到之处,百姓归心。”

    “我等投奔杨司空,不失为一条明智之路。”

    程普听了韩当的话,心中不甘,却也无言反驳。

    他想起往昔随孙坚将军征战四方的日子,那时孙氏一门何等意气风发,虽历经坎坷,却也从未向人低头。

    黄盖见状,又感慨道:

    “诸位莫忘,当年先将军也曾与杨业在战场上一较高下。”

    “虽不幸落败,但那是堂堂正正的对决。”

    “杨业此人确有雄才大略,非等闲之辈。”

    韩当点头称是:

    “先将军之勇,我等铭记于心。但如今这局势,杨司空如日中天。”

    “我观天下,恐无人能阻挡他结束纷争,成就大业。”

    孙策坐在主位上,听着众将你一言我一语,只觉心乱如麻。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腰间剑柄,心中矛盾重重。

    一方面,他不愿轻易放弃孙氏在庐江的基业,更不想寄人篱下。

    另一方面,他也深知杨业的强大与不可小觑。

    若执意对抗,庐江军民必将遭受涂炭,自己又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

    吴景站了出来,轻声道:

    “主公,若觉得杨司空不妥,不如投奔江东的曹操。”

    “曹操亦是一方枭雄,手下亦有诸多能人异士,在江东颇有根基。”

    黄盖苦笑一声:

    “曹操虽有其能,但与杨司空相比,实力差距太过悬殊。”

    “如今杨司空已据中原大地,兵锋所指,势如破竹。”

    “曹操自保尚且不易,我等投奔于他,又能有何作为?”

    孙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挣扎。

    他望着堂下这些追随自己多年的老将,深知他们的话皆出于对自己、对孙氏一门的忠诚与关切。

    但抉择实在太过艰难,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第230章 孙策投降,招贤纳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