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孙策投降,招贤纳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策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决定接受朝廷招安。”

    此语一出,黄盖与韩当相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认同。

    他们齐声应道:“主公此举甚是明智,我等愿追随主公,共赴前程。”

    程普满脸无奈,沉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吴景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只是眼神复杂地看着孙策。

    孙贲向前一步,神情坚定:

    “伯符,不管你做出什么决策,我都定会全力支持。”

    “你的目光所及,便是我等前行的方向。”

    孙策心怀感激地扫视诸将:

    “诸君厚意,策铭记于心。”

    “我等此去投诚,并非怯懦,实乃为庐江百姓、为孙氏一门谋长远之福祉。”

    言罢,他整了整衣冠,昂首阔步,带领众将踏上投诚之路。

    寿春城中,杨业闻得孙策前来,亲率麾下众臣于城门外相迎。

    孙策见杨业威风凛凛,气态不凡,赶忙上前参拜:

    “罪臣孙策,拜见司空。”

    杨业面带微笑,亲手扶起孙策:

    “伯符快快请起,你能前来,实乃大喜之事。”

    随即将孙策一行引入城中,设盛宴款待。

    宴会上,珍馐佳肴摆满桌案,酒香四溢。

    杨业端坐主位,举杯向孙策道:

    “想当年,令尊孙坚将军纵横沙场,其武勇之名威震四方,乃当世豪杰。”

    “今日见伯符,亦是英姿飒爽,果敢坚毅,真有乃父之风啊!”

    孙策起身,恭敬地回应:

    “司空谬赞,家父之事,策年幼时亦有所闻,只叹未能亲见其巅峰之姿。”

    “没想到司空至今还记得家父,策感激涕零。”

    杨业微微仰头,似是陷入回忆:

    “孙坚将军讨董卓、战刘表,每一战皆惊心动魄。”

    “其忠勇爱国之心,令人钦佩。”

    “今伯符能承继父志,顺应大势,此等胸怀与远见,更为难得。”

    孙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父亲的思念与自豪,亦有对未来在杨业麾下效力的忐忑与期待。

    他再次举杯:“司空之恩,策必以死相报。自今日起,孙策愿在司空麾下,为平定天下竭尽所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业大笑,与孙策同饮此杯:

    “有伯符相助,何愁乱世不平?我等当齐心协力,共创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方不负天下人之望。”

    众将见此情形,亦纷纷举杯,高呼效忠。

    一时间,宴会厅内气氛热烈而和谐。

    自孙策率部投诚后,杨业在江淮之地的威望如日中天。

    欲成大业,不仅需兵强马壮,更需贤才辅佐。

    于是,杨业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名士,决意广纳贤才,充实己方阵营。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氏。

    其自幼聪慧,熟读兵书,心怀壮志,且精通音律,才貌双全,在江淮一带声名远扬。

    杨业听闻其名,便亲自登门拜访。

    周瑜见杨业诚心相邀,且观其胸怀天下,礼贤下士,心中颇为所动。

    一番交谈后,周瑜深感杨业乃明主可依,遂欣然应允,愿为其效力。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他为人豪爽,性好施与,家富于财,却不慕荣华,常散财以济穷困,结交豪杰。

    杨业闻其高义,遣人送去厚礼并书信一封,诚挚相邀。

    鲁肃阅信后,思索良久。

    他见杨业势力渐强,又有平定乱世之志,料定其必成大业,于是决定出山相助。

    杨业得此二人,大喜过望。喜欢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请大家收藏:

第230章 孙策投降,招贤纳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