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人物与大企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谁动了他的奶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句名言叫"三不争”。所谓"三不争"即"不与市侩争利,不与文人争名,不与无谓之人争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与一般世俗之人争利益,弄得不好会惹祸上身。而不与文人争名,则指的是不与读书人争名夺誉,对他们而言什么都可失去,但最重要的是名节,为这虚名虚节文弱书生也敢与你拼命。而不与无谓之人争气则更好解释了,就是不与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去争事非曲折对与错。这种心灵鸡汤当时喝喝确实如糊提灌顶让人耳清目灵,豁然开朗,但真正能将此名言照实落实到行动中去的,犹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这几天孙从民有点心神不宁,总觉得有什么不利的事要发生。这也难怪自打驱逐了竞争对手蔡红波后,本该应该高兴的事,他怎么过着过着就觉得自己又犯了件低智商的事。这原本只是权力之争,各退一步就完事的事,怎么就演变成前脚赶走一只狼,后脚就引进一只虎的事了呢?而且在这之后孙从民更是接连几招昏棋,将自己推向了极为不利的边缘,等他反映过来人家已是冷眼相待,这下孙从民才彻底明白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让自己被动了起来。而这种不利局面认真分析还是孙从民狂妄自大和野心膨胀在作怪,总是感觉凭自己的小聪明可以掌控一切。但实质上他只不过是人家手里的一颗棋子而已,人家杜大老板才是真正的玩家。

    凌兰自打从安福生嘴里知晓当年挖他客户墙角的立意和手段,均来自于自己的盟兄弟孙从民后,虽然脸上什么也没表示,但内心的痛楚是一种无声的痛,那种被朋友背后插二刀的感觉极度难爱,但又像背后一记闷棍敲的你昏死过去,醒来一片迷茫一样。凌兰从那一刻起总算理解为什么当年马晓被逐出单位,而孙从民一声不吭以至于马晓二口子记恨半辈子的缘故了,以至于他觉得有点愧疚马晓夫妇。同时他也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与孙从民二人的心已经渐行渐远,只是保持着场面上的热情与客气而已。孙从民感到不安的因素其实已在十月份,老同学黄伦为女儿举办的婚礼上,孙从民接到杜老板打来的电话上已经埋下了,但杜老板真正表现冷漠对待孙从民的表现,却是在随后十一月中孙从民儿子娶媳妇这事上。场面上孙从民是个死要面子的人,所以早早的他就邀请了杜大老板一家,及厂里同事一起来参加这场他花费重金举办的婚宴,本来杜大老板一家是答应一定会到场捧场的,于情他是孙从民的干爹是长辈他应该到,于理他是孙从民的老板同时也是孙从民儿子孙蔚的老板。孙从民不知怎么想的,在儿子大学毕业后将儿子拉到了自己厂里干活。所以杜大老板是没有理由不参加孙蔚的婚礼的。但就在那件事发生后,杜老板有一天告诉孙从民,某某亲戚也不巧,在那天也是娶媳妇一定要去所以只能委屈孙从民了,婚礼他们一家就不参加了望谅解,在随后孙蔚结婚的当天,杜老板一家果然没来只是包了一只大红包转交给了孙从民。

    这是种**裸的打脸行为,这让孙从民极度难堪,更让知情者与那件事联系起来。二人均有错,一个有动了人家貌似动了人家的奶烙,一个有积怨甚多打击报复的嫌疑,但不管怎样说俩人算是彻底撕破了最后一层纱,分道扬镳只是时间上的事。杜老板在人情面上做的有点绝情是不假,但你得倒过来想想,一只混社会多年的老狐狸要不是把他给逼急了,他会至于落这么个很丢面子的把柄给人家说?所以凡事有因就有果,这是相辅相成的,看其因果就要了解事情的真像,否则将得不出一个公正的看法的。孙从民是个聪明人,他当然读得多这中间的含意,双方分道扬镳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走到今天这一步虽然说双方都有问题,但仔细回顾下个中因果不得不说孙从民从一开始就错了,但真正杜老板痛下决心的是三件事。第一件事,当然是蔡红波之事。孙从民用手段赶走了蔡红波杜老板固然欢喜,但另一方面也让冷眼旁观的他,看到了孙从民对触犯他利益的人,下手狠辣不留余地的作派,无形中也提醒他多一个心眼。如果这只是行事作风顶多只是在双方关系上减分外,并不会触及深层关系的。但接下来在德国外贸这块出现质量闪失,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后与常州凯俊淡赔偿事宜时。尽管前期孙从民虽为生产第一负责人,但急功近利造成损失的并非是他,他还据理力争过。但在后期与常州凯俊协商解决赔偿问题时,孙从民出于报复教训初出茅庐的小老板时,明知错在已方不是用一种低姿态想法设法去降低损失,反而高调激化矛盾有意扣款不付,结果真的等来了对方的起诉,最终的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杜老

谁动了他的奶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