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渔翁得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人下午五点不到,就在靠近孙从民他家小区附近的一大排挡,找了个包厢位置坐下。由于尚未完全到吃饭的点,所以店里吃客并不算多。孙从民进来时与饭店老板微微打了个招呼并说道\"二个人,上一箱啤酒\"。这个季节其实并不太适应喝啤酒,一般三江市这里多半会喝家家自制的米酒俗话\"老白酒\"或黄酒。这种纯糯米发酵的粮食酒,口感略甜酒精度数并不高极易上口,但正是这种假像,外地来的汉子基本上是来一个倒一个,来一双倒一对,后劲委实利害。二人并不善饮好酒,而啤酒是凌兰所最能接受的,所以孙从民自作主张拿啤酒,凌兰并不反感,相反还挺高兴的。
孙从民脸色并不好,明眼一看就是受委屈的样。但更不好的是他的酒量,他是酒量不大胆气大。只要一喝大上头,这天下几乎就没有他不敢做,不敢骂不敢说的人和话。果然各自几瓶酒下肚,孙从民看样子彼有点兴奋,话明显变多。而说来说去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今天公司开会,人事做了较大调整。他的权限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他为现在这个厂付出太多了,而现在大老板老杜几乎将他架空,并在各重要岗位,安排他自己的人,一切唯杜老板旨意为事,只让他专职负责生产,这让他有种被边缘化的感觉。
至此凌兰才算明天今天俩人喝酒的原因,一是他心里不爽,二是他喑示凌兰如果有什么业务需要他帮忙,他叧有地方合作。对于后一原因,凌兰心底是不当回事个,这八字还没一撇呢,谈什么合作。而对于孙从民当初赌气从\"宏宇股份\"辞职,凌兰并不赞同。他的管理能力是上层认可的,他当初的境遇完全是他自己的不检点和嚣张跋扈造成的,公司对他明升暗降冷处理完全是合情合理。他完全应该反思自己的不当重新沉淀自己,才会得到公司上层重新的认可。而他赌气辞职,也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既然是想\"不蒸馒头争口气\",应该自己白手起家,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这才符合当初离厂的初宗。结果从厂里辞职后,不仅又到别人手里去打工,还投下近百万的资金,而这点钱足够开个小型金属制品企业。虽然现在表面上是合资老板,但实际如何,这顿酒最能说明问题。当初姓杜的为什么放手让他与蔡波管理,而他置身事外?明面上是信任倒不如是他不熟悉这一块,所以当初他也就掌握仓库这一块而已。而现在他基本熟悉了这一行,他孙从民与蔡波又互相狗咬狗一口,此刻契机他姓杜的不加以利用,那么他怎么称得上一个合格的房地产商。
而当初如果孙从民贪图安逸,大可不必从厂里辞职出来,毕竟人家也只是冷处理他,但几十万一年的待遇是不降反升个,这说明厂里高层并未完全放弃他。一旦下决心出来争口气,那总得做出点什么,但如今是得不偿失,甚至连退路都没有。如今姓杜的通过几年的接触与了解,大致也算入了门,而最重要的客户资源,也通过手段七七八八掌握的差不多了,而工艺这块也并非缺了他孙从民,蔡波就搞不成了,只要愿意花钱,这技术上的人才还不是什么问题。所以从旁人的角度看,孙从民就显得可有可无,如果想脱现现在状况,那么不光已投入股金怎么算成问题,就是出去另开炉灶做同样产品,但客户买不买帐还是个大大的问号。但其实他孙从民是聪明人,心里是心知肚明一切都明白,只是如今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有苦说不出来,他至所以找凌兰喝酒,只是这一肚子的苦水向别人倒人家不理解。所以说孙从民这种\"四不像\"个作法,让凌兰不知说什么好。凌兰从头到尾只是听并看住他喝酒,省得他喝醉后无法收场。
好在孙从民也并非\"武醉\",他也只是喝过了头兴奋语多而已。从他口齿不清的叙述中,凌兰是半猜测半与前几天与蔡波吃饭时的表述相辅证,凌兰算是弄明白了他们那家厂的情况,也弄明白了蔡波与孙从民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弄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要撬自己生意的原因。他们这家厂原是以蔡波的铜包钢丝与孙从民的汽车玻璃摇窗器绳为班底的。一开始的投入就出现了问题,预算节节攀高。按蔡波的想法,草创阶段须一切从简,但孙从民认为既然是上的高档产品,又有着不错的利润空间,当然是应高要求高配套,高产出为主。在这点上凌兰是认同蔡波的做法的,而孙从民长期以来一直在大企业工作,他沉淫的是大企业的所有一套,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并非相当适宜。果然由于公司董事会同意了孙从民的建厂设想,给后续事情的发展带来了无法避免的矛盾与压力。由于一切按大企业的一套行事,无论在人员配备,还是机器的添置上都严重超标。七十几个人,脱产管理人员倒去了一半左右,而新添置的设备在目前订单量下,连基本的百分之六七十开台率都无法保证,这无异严重增加了企业成本。在这种骑虎难下的情况下,企业要发票要生存怎么办?钱是首要问题。于是几人一协商又通过银行和人人融资了五百万,其中银行融资只占百分之二十,其他全是个人融资。而个人融资平均年息在一分以上,这一块利息每年就要将近五六十万。种钟不利因素加在
214 渔翁得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