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佛经里关于\"有因必有果“与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说明但凡你一开始心生邪念或动机不纯,那么绝大部们结果和结尾,收获的会是痛苦和失望,甚至更加难以承受的后果。这个道理虽不说是绝对的,但也算是个普遍真理,而其涵盖的面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感情上适用,就连经济上的合作也同样如此。
年关将至,这天早上凌兰在厂里忙忙碌碌着,他想好好在年前冲下量,这样年底前可多回收点资金。但突如其来的电影铃声,让他不中断了手里的活。电话是蔡波打来的,一见这个名字,凌兰有点微微微微蹩眉。凌兰与他是相识多年的熟人,既有合作也有纷争,但整体印象凌兰给他打分并不高。这个不高的印象分一方面来源于平时他做事时,喜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而另一个原因则来源于他看人时的一个细节,他喜欢从眼梢漂人。而凌兰恰恰又是个对细节观察特别仔细的人。平时他不大爱与三种人打交道,即使没办法打交道,也只限于公事为主,绝不会将其纳入朋友的范畴。第一种,就是眼捎漂人的人,这种习惯在凌兰看来,带有一种轻佻,渺视,轻看人家的意思。第二种就是满脸横肉的人,这绝对是与粗鲁,无素质与不讲理挂钩的货。而第三种人则是走路肩膀往上耸,头往下塌,走路脚跟不着地,仿佛在飘的人。这第三种人倒没前二种让人讨厌,但这种走像的人,似乎比较阴气重,有种说不出来的恐惧感。而这些倒非凌兰独创,则是一代又一代人口耳相传的民间说法而已。
现在蔡波打电话给他,凌兰一时半会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较早前听说他与合伙老板孙从民闹矛盾倒是真的,凌兰猜想他打电话是不是与他这个拜把兄弟孙从民有关。电话接通后,双方一阵客气,转眼间两人就切入了正题,原来蔡波是问凌兰何时有空?想请他吃顿便饭说是有事相商。一听这话,凌兰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与蔡红兵他们自打中断业务后,做为同行几乎没什么往来,双方是井水不犯河水,他有什么好求凌兰个?但对方态度诚恳,凌兰也是好奇心实足,所以俩人就约定了当天晚上五点半,在弄堂口大排档见面的事宜。
弄堂口大排挡的老板是朱晓兵的表哥,与凌兰也是老熟人,所以双方是熟门熟路,比较热络。再加上这房子是他自己的,这价格就略微比别的地方便宜点。在侧房开了个间小包间,将地址通过微信发给了他,不一会蔡波就到了。点了几个比较精致爽口约菜,开了二瓶啤酒。一问没开车来,凌兰才敢大胆与他喝酒。中国很多商人为什么不管生意成不成,总喜欢摆上一桌,双方喝上二杯。原因决非是嘴馋,而是再陌生再不熟悉的人,这几杯酒一下肚,双方的气氛马上就融洽多了,熟悉度立马就上来了活也敢说了,事也敢做了。这一熟悉那么接下来谈就少了很多障碍。所以这酒是润滑剂是有道理个。眼下就是如此,毕竟俩人有过纷争,但再次相见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个隔阂,但眼下几杯酒下肚,双方立马将原有的恩恩怨怨抛到了九霄云外了,余下的全是友谊了。
言归正传,喝酒归喝酒,俩人还是将话题切入到今天的正事上。原来蔡波的确与孙从民他们分道扬镳了,至于什么原因,他暂吋没讲,但凌兰估摸着一会酒一喝多就会倒个底朝天。然后他又在孙从民他们园区旁,重新租了一垮厂房重置了相关,继续做他的铜包钢丝产品。厂的规模倒是不大,倒也前后生产环节都有。只是出现了个问题,那就是以前由于多个产品混在一起,钢丝产量需求大,一台热处理炉还满足不了生产需求。而现在他独立出来后,同样一台热处理,在供他所需半成品钢丝时,这产能还有极大个富余。而同样热处理钢丝,走二十四根钢丝与走十根钢丝是一样生产的,而这炉子又是个高耗电高耗能的生产线,一天二十四小时光电费就得一二千,假如不是满负荷生产,那么这多余约一半量的电及辅料,是要白白浪费掉个。这一天浪费个千把元,这一月累积下来,不赚钱不说还要往里贴几万元,这无异是割老板的肉,换谁也是心痛啊。而与他产品能配套生产无冲突的,无异是凌兰的低碳特种电缆钢丝了。而他所要弥补的每月三十来吨量,对凌兰来说并非难事,相反还是件好事。
听完蔡的话,凌兰暗暗心喜,但还装作做不动声色的样子,略略考虑了下告诉他,其实他并不担心这点量,但如何在现有生产工艺状态下,满
213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