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难以下咽的美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考,的确此时不是说事之时,所以凌兰点了点头,他端起费红军倒满的酒杯,敬了敬,就一口干掉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将事情搞个水落石出才罢休,这顿饭又一次索然无味。
凌兰离开厂没多少时间,刘冬在抓住唐代山一个把柄后,终于与他摊牌了。当唐代山利用职权,贱买企业产品,私拿回扣的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毫无还手之力。刘冬给了他二条路,第一,按原有价格,退赔企业损失,第二,主动辞职,否则将按侵吞集体财产起诉他。
唐代山的做法,如按有关法律条文,的确比较严重,够得上吃官司了。但刘冬完全懂得\"鱼死网破”这个道理,所以并不真的想把唐代往死里整。刘冬至所以敢在此动手,原因有几条,这第一,这唐代山与他人合办的,在常洲奔牛开发区的,胶带钢丝绳厂,已经进入了设备按装环节,此时不动手,恐怕机会难得了。这第二,这刘氏父子最忌怕地老帐\"侵吞宏宇股份\"之事,虽然还有余波,但总体来说,这几年在他们二代人,刻意运作下,这事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里,刘氏父子更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事终将被遗忘。这第三,自得知唐代山有二心后,刘冬也没闲着,一方面他未雨绸缪,将唐代山的主要骨干,分开的分开,调离的调离,并对其中重要之人,恩威俱下,不仅有恐吓,也有封官加爵。在得到大部人的效忠誓言后,他刘冬完全相信,唐代山的离去,不会动摇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更不会大规模地冲击,刘冬这块发家致富的胶带绳市场。这第四,那就是机缘巧合,唐代山的把柄,终于被他刘冬抓个正好,以前虽有证据,但都不足以,一招致命,而今虽有确凿证据,但刘冬毕竟在商海,在社会混迹多年,他身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一个掌门人,行事做人绝不会像街头混混一样,毫无章法。他在动手前,先恩威并下,镇住了唐代山的一帮亲信,以及与之有关联之人。避免在处理唐代山时,引起像原来缆索公司一样,集体式辞职,造成断崖式真空。随后在与唐代山正面交峰中,刘冬虽然打在了唐代山的七寸上,但又留有足够地余地,让唐代山不至于死磕刘家,再一次避免了俩败俱伤的局面。从这几点来看,刘冬处理这事的手法和火候的确到位。
唐代山的离职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原本大家会以为,会有大批人员跟他出走\"特钢胶带\"的情景,却没出现。除了他那在特钢负责供应的妻弟,以及号称他内当家的柳召\"柳公公\",以及一个车间主任外,再无其他人追随他而去。无论是公司里,原来受他恩泽之人,还是他大力提携的部下,在此非常时刻,几乎是躲得远远的。其实这也很正常,以利益为杻带地友情,一旦失去利益地支撑,那么所谓地友情关系,将不复存在。
据知情人透露,唐代山的这家企业,是有多人合资的。但占股份百分之五十一的是唐代山。这家注册资金五千万的企业,貌似规模很大,但在中国这块什么都可占空子的国度里,这只是个数字游戏。实际运作资金能有一半就已不错了。法人代表唐代山,他妻弟则仍旧负责供应这一块,柳公公柳召,则升为办公室主任,那个跟他出来的车间主任,则负责生产。
在特钢胶带与自己独力办企业,无论从感觉上也好,还是处理事的手法上,均大不同。这千头万绪之事,总让人有一种\"一脚不到,一直不了\"的感觉。而企业草创时的难度,又常常是意料之外。很快由于大投入,低产出,企业的资金,运作相当困难了,而此时企业又必须运作,这互相矛盾的二个方面,让唐代山的最终迫不得已,饮鸠止渴,挥霍起最不该动的信用来了。商人一旦做坏了自己的信誉,要想恢复过来,则很难很难。
转眼已快接近年底了,这一年来与孙从民的企业,双方合作还算顺利。在这前提下,凌兰的销售额做了二百一十万,按百分之十五的毛利算,也还相当不错。年关前的资金回笼是重中之重的事。这过年对一般人来说,是一种放松和享受,但对于生意人来说,这年前这段日子,是最繁忙最费心思的日子,各方面要打点到,又要计算着来年的生产和计划,又要应付方方面面。凌兰就是在此时迎来了临安百合张军的到来。
163 难以下咽的美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