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江南小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兰再一次来到,原来三姐所在的这座江南小镇时,不仅感慨万分。这里不仅仅有三姐的回忆,也有他少时的快乐。三姐夫董昌炎,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严格地说,董昌炎只能算是前任三姐夫。虽然三姐夫像古代的节生一样,迂腐,穷酸,还死脑筋。又更像周星星同学《大圣娶亲》里的唐僧,整天啰啰嗦嗦,烦人无比。不仅烦光了家产,也烦掉了老婆。以至于曾经有段时间,那是极度的穷困潦倒。但在凌兰内心深处,无任董昌炎穷也好,富也好。他在没离婚之前,每次回来,不管有没有钱,总会给老妈和老爸,带点俩人喜欢喝的土烧,或一些特产。不管这些东西值不值钱,但这份心意,在凌兰看来,含金量彼高,俗称“礼轻情义重”。
董昌炎的这六十几年,扣除萌萌不懂事的前十几年。其他时间,均是与政府作对,抗争的几十年。曾经多次被拘留和批斗。但就是在牢里,也是猛烈抨击政府。他在新市镇上有个外号叫“老**”。其实他与政府间的矛盾,源于自己的祖产在公私合营时,被收为公有,而八十年代**后,没有给予适当返还造成的。这事要理的话,困难彼多,虽然董昌炎曾向有关部门信访过,但最后可能是年代长了点,所以总是不了了之。这让他非常生气,“**,遣返,再**,被抓,拘留”。成了家常便饭。三姐多次劝过他,但他那迂腐劲一上来,九头牛也拉不回,这夫妻俩为这事吵过不知多少回,但收效甚微。
新市镇与塘粞,练市,乌镇,号称浙江大运河上的四大名镇。凌兰小时常去新市三姐家玩,那里不仅很让人留恋,因为那里不光有一般与他同龄的小伙伴,还有更多有趣的事。京杭大运河宛如一条大动脉,绕镇而过,穿起了沿河的镇村。镇上那潺潺而流的小河小溪,无不与运河相连。同呼吸,共命运。每年寒暑假,凌兰总会向母亲讨上几块钱,独自一人坐车去苏州。再到苏州南门码头,买一张晚五点半的船票,坐在这拥挤,嘈杂,异昧实足的四等舱里,被驳船拖运着,一路向西而去。轮船总会在下半夜到新市码头,驳船卸下到点的拖船后,一路继续前行。虽然旅途是乏昧,枯燥的。但对难得出门的凌兰来说,一切是那么新奇,让人兴奋。但船上有时也会有让人难堪之事。凌兰曾经让一个坐在旁边的少妇,假借关心之名,趁着夜深,大家酣睡之际,被她足足猥亵了很长时间。十几岁的凌兰,那有经验对付女色狼啊,只能在躲闪,难为情中,足足被她好一阵“吃豆广腐”。可见色狼不分男女,也不分国藉。
新市镇并不大,但却很有特色。这里不仅有小桥流水,还有那隔着不远地拱型石桥。桥很多,但却各不相同,有的雕龙,有的刻花,但最多的是刻兽。两边是木制的长廊,河有多长,长廊就有多长。长廊两边是各色商肆店铺。这里几乎没有汽车,有的只是自行车。每当早市时份,长廊两边吆喝声,人流声,以及自行车的铃当声,绘织成为江南早市一景。桥上面总是坐满了歇脚的人,抽烟的,喝酒的,寒喧的,各自为政,互不干涉。
姐夫家也是那种古色古乡的木制临街房。楼下那二间,前面是他的电器以及钟表修理店。姐夫迂腐归迂腐,但人极其聪明。再加他一直上到高中,只因生病,胃切除了五分之四,所以才耽误掉了。后边是厨房间,再后边是一个较大的院子,但由于疏于打理,除了用大水鲜,埋在地里的干厕外,早已杂草丛生,再加被旁边的高楼所挡,总显得与鲁迅笔下的百草院一般,让人望而生畏。这个院子怎么看怎么像硬生生切割下一样。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前前后后,连街面那几间店铺一起,原来就是三姐夫父母留下的祖产。后来公私合营时,将这部份全收为公家,只给他留下这三分之一不到的地方,这是姐姐告诉他的。
走出这长长窄窄的街道,前边就是镇子的闹市区,镇中心。在凌兰的记忆中,这里有太多好玩有趣的东西了。凌晨三四点钟,就有人挑着小煤炉,沿街一路排开。坐定后,在煤炉上盖一张大小合适的圆形铁盘,调节好火候,右手从旁边的桶中,抄起一大块弹性实足,早已拌匀地糯米粉,在铁盘上这么用力一抹,随后右手不停地晃动着糯米球。不到几十秒,随着水份的蒸干,一张薄薄如纸地春卷皮做好了。等略有翘边之时,左手熟炼地将做好的皮子移走,码放整齐。这东西哑哂干后,可掰成碎块,放碗中,加糖,加油盐均可,用滚烫地开水冲泡,那就是一碗美昧地糯米片,晶莹替透,香甜软滑,十分好吃。
南方的面食很多,这一点倒并不比北方差到那里去。在一碗面上,既有苏州盖浇面的鲜香美昧,也有上海葱油面的简单清白。然而新市的面,龙须面细而有劲道,清汤,配一碟农家咸菜,那种质朴的昧道,久久地在口腔中回荡。甸天早上六点到八点,下午三点到五点,是街上那家卖灌汤包,准时营业之
142 江南小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