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人物与大企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57 兄弟反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还没有正式交接,但刘冬俨然己是“宏宇”包括“日升”集团的**了。所以每次开会,他总会指责刘华负责地“宏宇”股份这一块,这不好那也不。对刘华的种种,不满尽情地写在了脸上,说在了言语中。照例刘华一如既往地,任他说任他骂,概不吭声。这种公司内部高层的矛盾激化,已经不再处于暗底里了,而是流于表面,直接公开化了。这让刘华一派惶惶不可终日,很多人看到这样子,已经在打自己的小算盘了。

    刘华不是不想反击,问题是打铁必须自身硬,而自身的确硬不起来。八二八分厂解散时,自己负责的铜包钢丝车间,亏损七百六十万。这个项目本是响应国家科技革新号召。计划在钢丝表面,按铜锌合金的一定比例,制成导电率为百分之二十或十六的导电钢丝,以替代价格昴贵的战略物资“铜”。应该说这个项目是成功的,价格也还是可以的。但为什么短短十年不到,一个小小的车间会亏七百多万?这其中的奥秘也只有刘华最明白,但也是他最不愿说明白的。

    但是刘玉明,刘冬父子也不是笨蛋,况且他们耳目众多。对于这笔亏损额,刘玉明最后是让刘华的手下,“宏宇”科研所的副所长赵冬梅,签字承担下来的,但如此巨大亏损赵冬梅也不敢随便乱签字,只是在公司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应地情况说明,并加盖了公司章后,刘华身下地这泡屎才算弄干净。

    上司公司不比别的企业,每个立项,每个亏损,都要有说法。必须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必须对各大小股东有个交待。虽然现在“宏宇”的股票也不咋地,但场面上的事还是要做好的。刘玉明这事是帮刘华了掉了,然而小**被人抓在手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刘玉明倒还讲点情面了,刘冬是海派作风,丝毫不留情面。刘华虽然是“宏宇”股份的法人,也是刚刚改制后“宏宇”股份中三十六个股东之一。但现在摆在明面的污点,让他连反击的力气也没有。所以只能任刘冬尽情发挥,自己刚黙不作声。

    关于“宏宇”改制,其实就在群利闹事不久后开始。这件事刘玉明做的相当低调。一次职代会,外加三十六个股东碰头会。就把事情搞定,当然这只是公司层面上的事,其他的旁人就不得而知了。绝大部份职工,是通过厂门口一张,写有三十六个股东姓名的告示,及相关事宜上,才知道自己的企业改制了。

    “宏宇”改制股份为一点八个亿。其中刘玉明独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其他四十九的股份,则由包括刘冬,刘冬的姐姐,姐夫,母亲,表弟等,以及囊括集团中高层的三十六人,平均分摊掉。对于这样的改制,“宏宇”的职工几乎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很平淡地就过去了。

    虽然刘华一派,最近被打压的很利害。但刘玉明对于真正搞技术的,还是比较重视的,不管他是哪一帮,哪一派,这倒符合刘玉明一贯以来,用人的原则。所以此时的孙从民不降反升。经过长时间的打拚和钻营,如今的他已经是综试分厂的分厂经理了。

    综试分厂共有二个车间构成,一个是不锈绳车间,专门生产当时国内高档不锈钢绳。这个产品国内有厂家做,但由于处理原料不锈钢丝的炉子的炉温控制不好,所做出来的不锈钢丝绳,不仅强度低,并且表面发花,阳光下五彩斑斓,不像“宏宇”的产品,强度高,不散头,无应力,通身银白。

    另一个分厂就是后起之秀,汽车玻璃摇窗器绳。这个技术原为日本,欧美国家所掌握,它对钢丝绳的要求极端苟刻。但同时价格也高达十五万左右一吨,国外的更是高的吓人。第一个要求材质必须是82a,82b或日本神户之钢。第二个要求必须是“盐雾”试验达到七十二小时。何为“盐雾”试验?就是在试验室人工模方海洋的盐度和湿度,将被试验品放入该实验箱中,察看被试验品何时变质,生锈等。国内产品往往只能坚持二十四小时不到。孙从民他们改进后的产品,也只能坚持六十个小时。但这已经远远大于国标了。也得到了汽车厂家的认可,第三个指标就在钢绳表面无应力,锈渍,毛刺松散地前提下,必须满足十二万次,不间断循环工作无断裂,毛刺等要求。国内

057 兄弟反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