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车辆厂的倒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国人的劣根性在于内耗。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就成虫了。这种劣根性传承千百年,弥漫在各行各业中。企业也是如此,大家都是主人翁,所以大家都要当家作主,但往往是大家都作不了主,或者说是根本不想尽主人的职责。所以说人人都想开口发表自己的主张,但真正要落实到实处是,却一无所是。
金华车辆厂,金华市老牌的国营企业,当年的纳税大户,同时也是金华地区,防滑链行业的龙头老大,同全国所有的老字号企业一样,曾经辉煌无比,叱咤商海。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固有的弊病,机制所带来的沉重包袱,及其他一些因素,像一座座山一样,压得车辆厂步履维艰,寸步难行。而此时更要命的,不是外部严峻的市场形势,而是企业内部的争权夺利。履巢之下,焉有完卵?企业如果倒闭了,要那厂长,经理的虚名作啥?可惜直到该企业倒闭,还是有很多人没明白其中的道理。
按理说金华车辆厂虽为老企业,但毕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抗风险能力应该比别人强一点。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极时调整企业思路,广开门路,多头并聚。应该能避免倒闭之噩运的,但它就走上了倒闭之路,究其原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
外因就是由于众多小企业,私营主一拥而上,无序竞争,恶性竞争。防滑链价格一跌再跌,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而反观车辆厂,应对之迟疑,反应不迅速,产品之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及出口渠道狭小,极易受中间商及外贸局左右。内因则是企业内部的争权夺利,及相关矛盾陆续爆发。
虽然矛盾一直存在,但导火索却是厂长倪乐采与销售处处长周江的老婆俩人勾搭上了。周江的老婆也是车辆厂的职工。倪乐采的行为,就像点燃了火药桶一样。种种的不满,委屈和矛盾瞬间给释放了出来。很快厂里就形成了两派,一派是占少数的厂长派,另一派则以书纪,销售处长为主的倒厂长派。而刚刚提拔为总经理的严志军,虽然为人正直,但在这时虽大声为倪乐采呼吁过,但最终却还是随了大流。于是又是**,又是职代会,最终罢免了倪乐采的厂长一职,由书纪暂时兼任。
虽然罢兔了倪乐采,但一直以来厂里的大部业务,都是有倪乐采,与原浙江五矿的外贸接单员姚立元单独联系,两人关系相当密切。金华市场,及至浙江防滑链市场,众多厂家,主要都是从姚立元手中接单。这里就含金华车辆厂。可以这么说,姚立元的单子,决定了防滑链厂家一半的命运。
以前金华车辆厂不愁单子,就在于倪乐采当厂长,而老倪与姚立元不是一般的铁,而是有恩于姚立元。十一年前,也就是九四九三年时,姚立元在浙江五矿外贸处,做接单员时,因接私活等问题,无法在国内生存,只得漂洋过海,到美国做投资移民,并带走了众多国外客户。此行动遭到外贸局的强烈封杀。以文件形势向各单位,企业说明,禁止任何厂家向其提供一根防滑链,,,,,。就是在姚立元无米下锅,急得要跳楼地情况下。倪乐采像场及时雨一样,来到了美国,并私下与姚立元有过接触。至于谈了什么,说了什么,局外人一无所知。只是在金华车辆厂罢免了倪乐采,后来又要开除他之际。姚立元出现,他以身价超亿的美籍华人中间商身份,出现在金华。他提出与车辆厂合资,他出百分之五十一的资金,他负责下单,负责收购,帮助车辆厂走出困境。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倪乐采当这个合资公司的老总。
就是这么个条件,车辆厂多次讨论后,予以否定了。严志军倒是头脑清醒,但势单力薄,无力阻止一切。最终这块蛋糕一分为二,在金华白龙桥工业园某一厂区,投资六十万,名义下姚立元是法人代表,实则是倪乐采的。这样做无非是让倪乐采,享受外资办企业的优惠。倪乐采的老婆在患脑瘤五年后终于去了。倪乐采除了在感情上,愧究他老婆外,其他也尽到了一个丈夫应尽的职责了。周江的老婆,在倪乐采被厂里开除后,也离厂并离婚了。当白龙桥的那个金华神龙链条厂成立时,她与倪乐采结婚了,一个管外,一个管内。
而另一个注册三千万的合资企业,则被姚立元安排在了,杭州萧山的衙前镇上,姚立元安排聘请的北京大学生肖荣走马上任时,当时的施忠义夫妇,正在车间里亲手忙碌着。招待他的晚饭只是二个煎鸡蛋,这种匪夷所思的待遇,当时就让肖荣懵了。而几年后,也就是2004年前后,施厂长己经是施董了,高档轿
056 车辆厂的倒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