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初议新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的车架仪仗队伍出了城门,吏部、户部有司员外郎、主事以及湟北刺史、太子少保等各级官员拥在天子车架周围,加上随行保卫的禁军士兵,前后足足长达五里。
雨停天阴,冷风呼啸,官道泥泞,队伍艰难向遂山派跋涉而去,招展的黄旗格外显眼,因为这代表了朝廷和皇帝。
摆出这么大的阵仗,乃何谋全一力主张。
面对居心叵测之人的窥伺,此举是可以让那些宵小之辈知道皇帝现在很平安,而且朝廷中央已经知道天子遇险的事,所以禁军也抵达了。
同时也让青和本地武林势力和百姓知道,皇帝如今就在这里。
不求让幕后之人知难而退,但求对外震慑,既然都被发现了,那就光明正大,当然,这样做对接下来的遂山之行也很重要。
刘玄头戴平天冠,身着深红冕服,腰系白玉带,端坐在车架上,神色极为严肃,不苟言笑。
在正式场合和国事上,刘玄是非常冷酷的。
何谋全骑马走在皇帝车架的左手边,亦是身着正装,戴官帽,穿黑色蟒袍,腰间佩剑,一语不发,双眼平静直视前方。
出城十余里后,官道狭窄,队伍进入了山道。
不久后又在道旁看见了一方青色石碑,上书朱红大字—遂山。
界碑当前,何谋全知道已经进入了遂山境内,遂拱手道:“启奏陛下,我们已经到了遂山地界,臣奏请遣人快马先行,使遂山宗通晓大汉天子驾临。”
“准奏。”刘玄点头,而后看向湟水北州刺史王志英:“王刺史?”
“臣在!”
“去吧。”
“这……”
王志英面露难色,堂堂一州刺史是何等的尊贵,一个小吏就能办的通传事务让刺史亲自去,岂不是有失体面……
他那点小心思,刘玄知道,却没有说话点破。皇帝不愿意直接表态,作为皇帝心腹的何谋全自然要替皇帝说那些皇帝自己不想说的话。
何谋全目光看向王志英,严肃道:“陛下有吩咐,王大人你还在犹豫什么,难道是不想去?”
“我何时说过不想去?”王志英脸色青白,对何谋全的话感到非常不满。
“既然如此,那王大人快去吧。”何谋全淡淡一笑,又叮嘱道:“王大人跟他们要客气一点,万不可骄横无礼。”
“知道了。”
本刺史做事还需要你何谋全教?王志英恨恨看了何谋全一眼,然后拍马带上手下不情不愿的朝遂山派赶去了。
王志英离去后,何谋全又对刘玄道:“陛下,臣意遂山之行结束后就立即返京,一来刺客猖獗恐于陛下不利,二来时间也耽搁不起,我们都还有好多事要处理。”
刘玄对何谋全的这番话并不意外,之前何谋全就说过,只不过他当时没有表态,如今何谋全又一次把这个归期提上了日程,刘玄也沉思起来。
南巡一来一回的时间原定为一个月,现在仅仅过了三分之一,虽然时间短,但是收获颇丰,各项银款加起来已经逼近一千万之数,足够解决定初元年朝廷的财政危机。
如今内外形势严峻,南巡时间过久难保不会发生变数,自己身为皇帝应该回到长乐宫坐镇中央,既然如此,那就回,反正敲竹杠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大半。
回到京师以后,摆在面前的国事也有很多,一想起来就头大,根本不知道如何着手,想到这里,刘玄问向何谋全:“谋全可有打算?”
何谋全早就有了打算,面对皇帝的问话也不心慌,淡定道:“蛮兵当前,自然是先行抗蛮,等打退了蛮人,再着手平定各地流寇。”
朝廷与反军、流寇处于相持阶段,一时半会儿也不急,蛮兵已经打到了京师,自然是要先行击退蛮人。
先攘外,再安内。
刘玄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在胡笑天府上的那个夜晚,你对朕说,等击退蛮人,就为朕训练一支强兵、培养一批可靠的士子,朕以为此事重大,必须立即着手,不知你可有具体章程?”
何谋全摇头失笑,看来刘玄是等不及了,如今的环境,他信任的人和事本就不多,青和一行,更是让他成为了惊弓之鸟,
第339章 初议新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