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初议新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身边的绝大部分人都不信了。
胡笑天贪腐案中,有皇帝亲自直辖的铁鹰卫士涉事,陈洪的死也大大刺激了他,十日所见所闻,激发了他全部的怀疑属性。
何谋全沉吟少许,回道:“章程是有,皇上现在要听?”
刘玄屏退周围其他的臣子,只留下何谋全一人,然后道:“当然是现在听,说吧。”
脑中稍作思考,何谋全道:“就目前朝野局势来看,此事动作不宜过大,手段不可过激,这是基本原则。具体部署上,由臣牵头,皇上再选派几位信臣与臣一道专办,事情要低调进行。”
刘玄若有所思,想了一会儿觉得何谋全说得有理,于是道:“朕照办,你继续说,如何练强兵,如何培养可靠士子。”
皇帝接受了整体意见,何谋全自然高兴,然后拱手继续道:“强兵方面,面向天下招募良家子,此之良子,须是家中三代务农,刑徒、商贾、游侠、僧道、奴隶等等一律不要,年岁不低于十二岁,也不能超过二十二岁,是否入选还需要面试,初定良子数目为五万。”
“这些人由皇上信臣训练,训练方式和方法由臣主办。”
刘玄多疑,所以具体执行人员由皇帝指派,何谋全不争,但是军队体制和训练必须是自己主管,否则何谓新军?
“这条件也太苛刻了……”
刘玄心中倒吸一口凉气,百姓厌战,并不想当兵,这么苛求的话,能满员么?也罢,且听他怎么说。
何谋全自顾自道:“朝廷还要建立武官学校,择选天下忠良俊才入校读书,同时选派优秀士兵进学,为新军培养武官,至于忠良俊才的来源,可以是他们自己报名、我们审核,也可以从科举中的士子中挑选邀请,总的原则,广开大门,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除去进学士兵外,其他来学的人年岁不能超过二十岁,几岁的孩童我们也要。”
何谋全跨度有点大,刘玄也沉默了,好久没说话,但他知道这是好事,只是太新奇了,出乎了他的认知。
向来只有文人书院,哪有武官学校?读文院可以当官,念武校完了上战场,谁愿意来读这个呢?
同样是读书,学圣人大义可以光宗耀祖,学打打杀杀虽说也能封侯拜将,但大多恐怕是马革裹尸,二者回报性不可相提并论。
“这……会有人来读么?”
何谋全郑重点头,言之凿凿道:“一定有,臣可以保证。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待遇好,必有人来。”
“我们可以设立朝廷奖学金,凡是入读武官学校的,由朝廷负担食宿生活,每月例钱二两白银,并免家中十年至三十年徭役赋税,学业完成后由朝廷安排职位。表现优秀者,还有其他奖赏。”
刘玄表示认可,太祖皇帝创立的府兵制度在永朔朝以前就开始糜烂,到了而今,更是不堪一击,所以才有了各镇募兵,以及封疆大吏自行组建的标营。
府兵军纪混乱,战力低下,难堪大任,标营凶悍可战,但效忠首重其将领而非朝廷和朕,至于镇兵,虽然战力强大,但多数为封疆大吏控制,除了北疆军、西镇、左镇等少数几军外,大多都是听调不听宣。
建立武官学校,既可以培养一批忠于朕和朝廷的将领,同时也能收回任命将领的权力。以往武将的选拔多为各地将领推荐,然后兵部考核,一般情况下,只要这些将领没有与兵部的掌权者交恶,那么朝廷对他们的名单并不会有异议,就走个过场。
久而久之,这些被推荐的武将就成了举荐人的私将,而不会念着朝廷的好,所以好多地方的将领才得以肆无忌惮培植亲信。
何谋全这样做,可以收回这项权力,使之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想到这里,刘玄问道:“此举大善,那么当由何人执掌武官学校,学校如何命名?”
何谋全胸有陈竹道:“所有科举出身的官员都要经历殿试,殿试是由天子出题并考核,这么一考,所有的官员都是天子门生。文武相应,这些武学人也应该是天子门生,故而,应由大汉天子亲任校长。”
“校长?”
“然也,一校之长,故谓校长。”何谋全解释道:“各书院、国子监等虽称之为祭酒,但陛下身为天子,不可与臣子同级,所以用校长代替。”
刘玄脸上露出了笑容,显然对何谋全的话十分受用,说道:“那行,回到京师你立刻着手开展,一定得把武官学校办好。”
“遵旨。”
第339章 初议新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