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积蓄力量,扩军备战(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庞德部扬威军,以及冯虎部扬武军,4万多的兵力,全部都是经历了多年训练和实战磨砺的老兵,其中还有6000精锐骑兵,足够撑到李泰把大军从汉中和凉州调过来了。

    除此之外,针对白虎军守城失败的教训,制定了多种对付大型攻城器械的策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火攻。

    在李泰的地盘上,由于大量种植棉花,剩余了大量的棉籽,而这种棉籽油又不能直接食用,用来守城作战,绝对是守城利器。

    无论是什么攻城器械,准备了多少防火措施,只要油料的数量足够多,都经不住持续性火攻的。

    除此之外,李泰还在城内准备了回回?,组建了固定的回回炮方阵,在城墙观察哨的令旗之下,十架回回?一起发射,总有那么一、两枚?弹能击中攻城器械。

    当然,如果能把?弹变成火弹的话,威力就更大了。

    上次的上党之战,曹操和袁绍联合出兵,之所以没有这么多的麻烦,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上党郡还在张扬手里,是李泰主动进攻,由张扬短期内供应各路大军的粮草后勤,还是没问题的。

    而李泰仓促进兵之下,也不会有太多的准备,且当时袁绍、曹操、张扬、吕布等人均以为,几路大军合力之下,肯定能击败李泰的大军,根本不需要长时间的消耗粮草。

    战争时间短,粮草消耗相对较少,这一点是没问题,可谁也没想到,战争的结果是反着的,李泰进入上党郡的兵力,肯定不是联军的对手,可李泰在临汾还有不少援军。

    他们对李泰忠心耿耿,增援果断,毫不拖泥带水,都以李泰这个主公的安危,为整个作战行动的最高目标,步兵无法冲过去,就带着最精锐的骑兵营增援李泰。

    这种大军作战信念、目标高度一致,各军将领上下齐心,同心协力的作战方式,是袁绍、曹操、吕布这些人无法做到的。

    在援军和李泰主力的夹击之下,最终几路援军大败而归,尤其是最后撤退的曹军,腹背受敌之下,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在野战方面,西凉军天下第一的名头就更响亮了。

    兵力调度安排好了之后,李泰还需要尽可能的,提高各地的生产能力,说白了就是增加各地的粮食产量,尤其是位于最前线的并州。

    从李泰的对外扩张这个角度来说,并州多生产1石粮食,相当于关中生产2到3石粮食,相当于汉中和凉州生产5石粮食。

    要让并州多生产粮食,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大量兴修水利,保证土地在灾荒年间的粮食产量;另外一个就是增加耕地面积。

    大量兴修水利,从长期的角度看来,确实是可能增加粮食储备的,但短期内的消耗是巨大的,反而会降低粮食的储备。

    当然,李泰绝不会认为战争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他的这种一边打仗,一边进行改良的争霸方式,让所占的地盘拥有更好的持续补给能力,这一点极为重要。

    最实在的办法,就是增加耕地面积。

    增加耕地面积最实际的办法:一是增加人口,二是增加农民的畜力数量。

    在增加人口方面,最好的办

第213章 积蓄力量,扩军备战(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