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积蓄力量,扩军备战(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是让敌人地盘上的人口,跑到自己的地盘上来,这样做,既能削弱了敌人的力量,又能增加自己的力量,可谓是一举双得。

    为此,李泰专门拨付了一笔费用,加强了斥候和细作哨探的力量,让他们尽可能的深入到敌境内,宣传自己境内的赋税政策。

    他们还宣传,一旦进入李泰的地盘内,官署就会给他们分发土地,还会借给他们粮食、种子和耕牛,粮食和种子每年的利息却只有一成,耕牛的租赁价格也十分划算。

    至于增加农民的畜力数量,除了继续向周围的游牧部落交易,从他们手里大量购买外,未来要依赖于李泰让妲蝉统筹组建的畜牧苑。

    畜牧苑的组建,不但能加快耕牛、耕马等大型牲畜的繁育速度,还可以在各县统筹使用畜力,提高畜力的使用效率。

    当然,畜牧苑要充分发挥作用,也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总之,宣称的核心只有一个:只要你肯出力,就能在李将军的地盘上成家立业,未来的好日子是可以唾手而得。

    除此之外,普通的老百姓不懂育英四句到底在说啥,但他们却能明白育才学院的题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粟菽。

    这话太过直白易懂了。

    李泰的那个宣传故事,在平民百姓看来,这李将军不但愿意跟平民百姓同甘共苦,而且还不徇私枉法,袒护自己的亲戚,这在这个时代是极为难得的。

    再加上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袁绍越是下令封口,封锁这些所谓的扰乱人心的消息,平民百姓就会越相信这是真的。

    因此,李泰是在冀州境内,重点加强了宣传的力度。

    冀州的人口稠密,世家的力量也没有受到遏制,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失地农民,被迫成为了世家大族的隐户。

    可是,华夏大地的农民,对于土地的渴望,是深埋在骨子里的。

    当听到某个地方居然能让他们获得土地,而且还不用缴纳那些乱七八糟的赋税,也不用去服徭役和兵役,立刻就会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了起来。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还是会有顾虑的,毕竟,破家值万贯,除非实在是万不得已,抛家舍业的跑到另外一个陌生地方,大多数百姓还是不愿意的。

    不过,当有人开了头,相对来说就好办了,人都是随大溜的,世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就成了路,尤其是当这条路还是一条光明大路的话,走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袁绍进攻李泰的道路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军队前进的道路,除了要能容纳大军前进外,还要能较为便捷的运输粮草,否则的话,不用打就败了。

    可老百姓要是去李泰地盘的话,适合的道路就多了,他们只需要随身带着干粮,以及值钱的东西就好了,什么大路、小路、羊肠小道,什么爬山涉水,披荆斩棘,都不在话下。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人口,相对来说是地广人稀的,任何地方的官署,都无法拦截百姓成为逃户,到了清朝,人口到达4亿人,也挡不住老百姓闯关东,使得东北的人口与日俱增。

    ........

第213章 积蓄力量,扩军备战(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