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彻底解决游牧部落袭扰的策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泰大婚后没多久,巴蜀战场上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张鲁杀死了张修,兼并了他的信徒部众,率众向姜?宓姆芪渚?督怠

    历史上,天师教祖张道陵,著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谓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创立道派,一直流传到了现代,就是现在的正一教。

    张鲁乃是天师教道祖张道陵的孙子,是华夏大地正宗的道教教派。

    对于这种本地教派,李泰的态度是支持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在古代社会能起到安定人心的重大作用。

    很多人对于汉武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十分的上头和热血,可结果如何?

    匈奴大部分被赶走了,如今是羌族、投降大汉的南匈奴、鲜卑、乌桓等游牧部落,陆陆续续的崛起,草原仍然是跟匈奴人一样的游牧部落天下。

    说到底,单单靠杀戮的话,根本解决不了游牧部落掳掠犯边的问题。

    那中国历史上是哪个朝代,彻底解决了游牧部落掳掠犯边的问题呢?答案是清朝。

    而清朝的统治者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第一是分封。

    把游牧部落中的各个部落,分封在固定的一个区域,让他们在固定的牧场进行放牧,让游牧部落尽可能的不再到处游动,更重要的是,分化了这些游牧部落的力量。

    第二是宗教。

    华夏大地能传下来的任何宗教,都是导人向善,拒绝杀戮的,另外,宗教需要有固定的修习场所,比如:寺庙、道观等,这样一来,游牧部落的民众就有了聚集的区域。

    第三是加强跟游牧部落之间的交流。

    高层之间相互通婚,清朝的皇帝身上,有很重的蒙古族血统,这样一来,底层之间的通婚也就比较平常了。

    另外,民间贸易的开放,除了盔甲、铁器等受到严格的限制外,大部分民间物资是广泛交易的,形成了“走西口”这种人口大交流。

    这三板斧下来之后,大清王朝的北方边境,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局面。

    后来即便是康熙时代出现了清朝最大规模的叛乱——葛儿丹叛乱,也只需要击败他们一次,就可以彻底平息叛乱,根本不需要像汉武帝那样打一辈子。

    更重要的是,有了葛儿丹的例子,北方的蒙古人也吸取了教训,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了,此后北方再也没有了大规模边患。

    葛儿丹的叛乱是因为他此时再学铁木真,跟以前完全不同了,这些游牧部落不但有了自己的利益,还有了一个强大的靠山。

    葛儿丹想学蒙元时代的铁木真,一一打败北方蒙古各部落后,统一草原北方,然后再南下统一中原。

    可此时这些蒙古各王公部落的残部被打败之后,除了会依附葛儿丹外,还有了另外的选择,而且他们会更倾向于依附大清,这跟蒙元时代完全不同。

    大清的军队有了这些地头蛇的配合,游牧部落擅长的草原游击战术,也就起不到太大作用了。

    内地的

第164章 彻底解决游牧部落袭扰的策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