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彻底解决游牧部落袭扰的策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领有可能会在草原迷路,也有可能找不到游牧部落的藏身之处,可他们自己人对付自己人就不一样了,都是在大草原上跑惯了的,谁不清楚谁啊!
葛儿丹一旦被击败之后,他手下溃散的部众也有了另外的选择,他们可以不必回到葛儿丹身边,而是依附于跟随大清的蒙古各王公。
没有了这些部众,葛儿丹再有雄心壮志,就如同被剪去了羽翼,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最后他就算不死在战场上,脑袋也会被手下献给康熙。
什么叫东施效颦,什么叫纸上谈兵,其实葛儿丹在战略层面上,他就是东施效颦,纸上谈兵。
同一个计谋,同一个策略,换了背景,换了人物,结果很可能截然不同。
真正的战争名将绝不是这个计谋,那个战术的,也不是能以一当百,甚至以一挡千,需要因时因地,对自己的部下做出针对性的部署和安排。
比如戚继光,他的厉害之处在于,见卫所军不行就自己募兵组建了戚家军,前期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创出了“鸳鸯阵”,后期被调到北方打蒙元残部,又搞出了火器营和车营。
可是,谁要以为“鸳鸯阵”有多了不起,那他一定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没有了戚继光的戚家军,还有人以为他们仍然是那支无敌的军队,对上鼎盛时期的清军,也能占据优势,我也就只能呵呵了。
此时的戚家军,对付一般的叛乱和剿匪,怎么着都问题不大。
可要是对上鼎盛时期的清军,如果没有戚继光这种名将,根据清军的作战特点,对他们的编制做出针对性的变动和针对性训练,即便是对上同等数量的清军,恐怕也是难挡其锋锐的。
在大汉王朝,汉武帝前期用武力打败匈奴人,这是对的。
对于这些游牧部落的人来说,他们敬畏强者,你只有尽可能的彰显力量,他们才会听你说话。
可是你从头打到尾,那就没必要了,应该分化瓦解,剿抚并用才是上策,同时还要用一切手段来同化他们,文化的力量,才是这个世间最强大的力量。
此时李泰得到了张鲁,怎么可能不好好利用起来,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李泰准备把张鲁和他们的部众,先迁到关中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让他们在关中立住脚,等他们稳定之后,再让他们逐渐向边疆扩展,渗透到北方的游牧部落当中。
于此同时,还要让他们去掉那些喝符水治病的东西,让他们去医工学院学习医术,靠行医治病来招揽信徒。
总之一句话,对于百姓有利的,能导人向善的都留下,对百姓不利的东西,影响百姓正常生活的,都要进行改进。
宗教其实也是文化的一种,而文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宗教的发展,事实上,历史上著名的那些宗教人士,都是文化水平极高的。
李泰还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争取世家中的那些开明人士,遏制世家对于权力、钱财和物质等方面的欲望,支持他对于各项制度的改革。
当然,这是一份长期的事业,是急不来的。
.......
第164章 彻底解决游牧部落袭扰的策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