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上党之战余威,弘农杨家投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董昭走后,让李泰万万没想到的是,弘农郡杨家人来了,而且来的还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修。
杨家世代研习《欧阳尚书》,此时的杨修还不到20岁,他父亲杨彪目前在洛阳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之职,母亲是袁术之女,后世杨家的香火一直延续到了唐代,成了八大世家之一。
哪怕是现在,父亲是三公之一,母亲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女,杨家在大汉王朝的世家之中,也算是世家中的高门大户了。
李泰有些疑惑,难道自己一不小心,霸气侧漏了,让杨家这样的门第,也向自己伸出了橄榄枝?
眼前这个名叫杨修的年轻人,比李泰还小,还不到20岁,虽然表面上谦卑有礼,可骨子里的骄傲却从他的眼神里,显露无疑。
这种出身高贵的年轻人,又自恃才华,要是不使劲打击打击他,绝对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
其实,对于李泰来说,凭借着前世带来的知识,打击杨修这样的人也容易。
“你就是弘农杨氏的嫡子杨修?”李泰用一副好奇的眼神,注视着他。
杨修见惯了这种类的眼神,冲李泰彬彬有礼的拱手作揖,语气却冷傲的说:“正是!”
“弘农杨氏可是文豪世家,想必天下诸学,无一不精吧!”李泰笑嘻嘻的问。
杨修瞥了李泰一眼,依旧彬彬有礼的说:“大人过誉了!”
这小子惜字如金,冷傲耍酷之态,宛若后世那些刚出道的小鲜肉,缺少社会的毒打,李泰准备从骨子里狠狠的踹他几脚。
一句大人过誉了,表面上是谦逊,实际上却暗含着他杨家确实是天下诸学,即便是不敢说无一不精,却至少皆有涉猎的意思。
“弘农郡各县也已经办了书院,农学、算学等应用之学,你有研习过吗?”李泰好整以暇的问。
杨修嘴角微微一笑,颇有些讥讽的说:“虽是末技旁支,可既然是大人大力推广的,我们杨家自然也会涉猎一番的。”
李泰笑着微微摇头道:“我原本以为杨家文豪世家,对于这些刚刚萌芽的应用之学,应该有更深的理解才对,可没想到,居然也跟凡夫俗子一般,视之为末技旁支?”
“请大人恕在下失言,此乃大人得意之学,在下不该那样说!”杨修一脸的悲愤压抑,仿佛对方明明不学无术,却还要被迫捧他的臭脚。
李泰有些哭笑不得,不光是这个时代,未来历代的封建王朝,都把经学以外的学问,视之为末技旁支。
这小子的意思很明显,既然你李泰大力倡导,我们杨家能给你捧捧场,已经不错了,你还想要闹哪样?
“我知道,你们杨家世代研习《欧阳尚书》,是经学大家,我对这些经学不大懂,就想问问你这杨家嫡子,这经学研究,最大的用处是什么?”李泰一脸好学宝宝的模样发问。
杨修鄙视的瞥了李泰一眼,用不卑不亢的语气道:“可明天地之至理!”
“那就是说,只要读通了经书,那么对于任何事情,就都是一通百通,做任何事都能得心应手,无往不利了?”李泰微笑着说。
听了李泰的话,杨修居然也一脸好奇的问:“大人也读过经书?听说大人的老师是阎先生,是阎先生教你的?”
李泰微笑着说:“我可不比你,以前的时候家里穷,饭都吃不上了,哪有空读书!后来虽然有了老师,可我老师得坐镇冀县,忙得很,那里有空教我这些。
而我弄着这么大一摊子事,也没功夫去学这些,将来有一天天下天平了,也许我会静下心来好好读读的。”
“我爹说过,大人白手起家,年纪轻轻就创下了这偌大的家业,比之光武中兴,也是不落下风的。”
杨修似乎有些不服气,可依然说了出来,试图以此来恭维李泰,努力博得李泰的好感。
李泰似乎隐隐觉得,这杨修是得到了家族的指令,并不仅仅是来试探的,否则以杨修的骄傲,怎会如此的忍气吞声。
不过,李泰没有理会杨修拙劣的讨好之言,而是继续原先的话题道:“说到创下这份家业,我还是有些实际心得的,既然你觉得读通了经书,做任何事情就可以一通百通,那么我问你,假如你去治理一县,该如何治理?”
“当然是教化民众,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等等,打住!我不想听这些虚的东西,给我来点实际的,你说到了兴修水利,那我问你,一座水库该如何去修?用料大约多少,该如何统筹人手?”
“这........大人,这些事情不应该由下面人去做吗?”
“具体
第134章 上党之战余威,弘农杨家投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