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上党之战余威,弘农杨家投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何做,当然是由下面人去做,可整体的统筹规划,不该由你这个县令来做吗?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资,你怎么下手?难道只修一半,然后来年再修?”

    “哦,不可以吗?”杨修弱弱的问。

    李泰愤怒的吼道:“你修的是水利,是国之大计,民之大利,不是过家家,别说来年,只要汛期一来,大水一冲,全白费了。”

    “那就尽可能的多准备财物,断然不能让此事发生。”杨修有些汗颜,连忙补救。

    李泰苦笑着问:“请问,如果不经过算学的估算,多少财物够用?总不能把天下之财,全都用于你一县之水利修建吧!”

    没好气的瞥了杨修一眼,李泰又苦口婆心的说:“如若不懂水利,修建的位置不合适,你知道会浪费多少财物吗?甚至还会功亏一篑!

    另外,假如你不懂算学的话,万一基层官吏弄虚作假,你如何察之?”

    这时候,杨修挺了挺胸,自信满满的说:“在下对于算学一道,还是有所涉猎的!”

    于是,李泰考了他几道各地书院教授的数学题,杨修都能很快解答,逻辑清晰,思维敏捷,是个学数学的好材料。

    可当李泰出了几道育英书院所学的几何题目时,杨修就抓瞎了。

    “算学一道,博大精深,学了这几何学,你就可以估算拦河大坝的体积,水库储水量的容积,需要多少财物,能浇灌多少农田,一目了然,懂了这些,才能干好县内水利工程。”

    “........”

    “还有,你所谓的劝课农桑,你懂得什么时候该种什么庄稼吗?不是什么土壤都可以种桑树的,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养蚕的,还有,要是所有人都去种桑养蚕了,谁去种粮食?这些具体的事情你考虑过吗?”

    “.........”

    “你以为,坐在官署里摇着扇子,喝着茶水,吩咐吩咐手下,就能把一个县给治理好了?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在各地的书院里,加了农学、算学这些所谓的末技旁支了吧!”

    “..........”

    “你可以把天下的学问想象成一棵大树,你既然认为经学是树干,甚至是树根,可你想过没有,假如一棵树只有树干或者树根,没有树枝和树叶的话,它能活吗?”

    “大人也承认经学乃是主干,其他都是末技旁支?”杨修突然插嘴道。

    李泰没好气的吼道:“我承认你个头啊!学问就没有什么主次,就看你如何学以致用!你觉得经书了不起,可农学能提高粮食产量,算学可以更好的统筹管理,水利可以利国利民,你经学的所谓明理,与治国可有什么直接的益处?”

    “这........大人如果这样看待经学,是因为大人的目光太过短浅!”杨修半天终于憋出了一句话。

    “那我来问你,你觉得你欧阳一派的经学,就是天地至理吗?据我所知,就经学而言,还有不少其他学派吧!另外,你敢肯定,将来不会出现新的经学学派?”

    “这..........也许.........大概.......”

    “以我看来,这经学是人生哲理之学,而这人生哲理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人生的实践当中而来,也就是说,这经学不该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应该从人生的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说到这里,杨修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孤傲,变成了一副倾听状,神态恭敬异常。

    李泰继续道:“如何从实践中发展经学?恐怕你已经对往日的生活司空见惯,很难有所波澜了吧!

    那你有没有想过,通过实践这些应用之学,在现实中不断的体会,不断的感悟吗?绝对要比你闭门造车,在家里冥思苦想好的多。”

    杨修冲李泰一拱手道:“还请大人教我!”

    看了看杨修的表情,李泰试探着问:“你们杨家愿意让你为我效力?”

    杨修微笑道:“我们杨家乃大人治下,当然得为大人效力!”

    他的话中是有话的。

    虽然说了要为李泰效力,可话里带着一丝被迫的意味,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不知道是杨修自己的意思,还是杨家的意思。

    不过,李泰不管这些。

    只要杨家肯为他效力,就是给其他世家带了一个好头,以杨家在世家中的地位,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李泰想了想说:“这样,你先入育英学院学习一段时间,等你觉得学有所成,再去我岳父那里,跟着编修一段时间的史书,等时机合适,我会安排你一个合适的位置。”

    “谢大人提拔!”杨修冲李泰一拱手,面露微笑,自信满满。

    .........

第134章 上党之战余威,弘农杨家投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