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凉州风云时时变,李泰扩军搞生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主人还会担心他们吃亏,更改了薪俸的支付方式,这样的主人哪里去找。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在自由的时候活不下去,当了李家的奴隶反而活的滋润,不但没人想着逃走、怠工,反而人人努力工作,企望能爬上更高的位置。

    李家的奴隶这两年越来越多,人多了就需要有人来管理,而这些管理者当然要从奴隶中,挑选精明能干的,忠心为主的。

    今年李泰办理都尉任命文书的时候,又买了100壮奴,顺便又买了200头耕牛,按道理来说,兵荒马乱的时代,奴隶价格会下降,但原因众所周知,李泰依然要支付200万钱。

    除此之外,李泰又从别人那里购买了200个壮奴,再加上老家原有的130个耕田壮奴,20个兼职木工壮奴,总共凑够了450个壮奴。

    而李泰从别人那里购买的200个壮奴,只花了300万钱。

    不过,耕牛的价格却是踏踏实实的涨了,成了1万钱每头,耕牛钱又花了200万钱。

    这450个壮奴,其中300个负责跟老爹开垦荒地,种植棉花,而其余的100个,则专心负责打造水车,帮着铁匠、盔甲匠人打下手,并学习初级的工匠知识,农忙的时候还要搭把手,剩下的50个,进入榨油作坊。

    除此之外,李泰还有继续沿河打造水车,大水车用来灌溉,小水车用来打铁,从冀县卖来的5万斤生铁,李泰准备全部打造成盔甲甲片,然后配合棉花,制造更加坚固的盔甲。

    有了盔甲,可以大幅度的减少伤亡,保存战场上的老兵,而老兵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冷兵器时代,有了盔甲,军队的突击能力也会大幅度加强,而突击能力能决定一支军队的士气,一支士气崩溃的军队,就是一群待宰的牛羊。

    按一般人的道理来说,眼瞅着粟米的价格猛涨,应该多种植粟米才对,但棉花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渭河的运输也较为方便,可以大幅度减小粮食运输的费用。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泰需要棉花来大规模制造棉甲,对他来说,棉花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储备。

    因此,李泰决定继续种植棉花,然后用棉花来换粟米,以弥补自己粮食的不足。

    300个壮奴,在老爹的带领下,总共开垦5100亩土地,加上原先的3900总共凑齐了9000亩土地。

    今年开垦的土地数量之所以少了,一方面是因为每个壮奴耕种30亩土地已经比较忙碌了,另一方面就是灌溉系统跟不上。

    去年的时候,雨水还算不错,尽管灌渠修建的不多,收成还算好,可是农业不能光靠天吃饭,今年必须要在垦荒的时候,顺便也把灌渠修建完整。

    等明年春天的时候,这9000亩棉田要全部种上棉花,而且跟往年不同,由于种子比较充裕,今年每亩土地都适当增加了种子的数量,每亩使用15斤,这样产量也会大大增加。

    到明年秋收,李家的收入和支出也要重新计算了一下了。

第37章 凉州风云时时变,李泰扩军搞生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