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李泰坚持精兵路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李家拥有250个麻田纺织奴隶,300个耕种壮奴,100个工匠学徒,105个榨油壮奴,其中,榨油作坊的5个变成了管理者,另外,普通奴隶和耕种壮奴中,也有一些兼职的管理者,这些人薪俸都需要提高。

    除此之外,粮食的价格也大幅度提高。

    因此,这群奴隶的平均薪俸,变成了每人2万钱,755个奴隶,每年的费用为1510万钱。

    现在李泰手里拥有1个部的军队,外加1个亲卫屯和1个斥候队。

    由于粮食价格波动变大,将来乱世的变动可能更大,李泰决定把养兵的计算方式分开,分成粮食和薪俸。

    1个部的军队,除了士兵外,伍长、什长、队长、屯长的薪俸都要相应增加,因此,1个部的军队,薪俸和衣物等,每个士兵的平均费用从原先的1.4万钱,增加到了1.5万钱,这个每年的薪俸为1500万钱。

    李泰的亲卫屯加斥候队,则需要225万钱,加起来总共1725万钱。

    在粮食方面,他的1150匹马,每年需要46000石粟米或者豆饼;每个士兵平均每月需要1石粮食,李泰的这1150人,每年的粮食只需要13800石粮食。

    虽然理论上,可以放牧这些战马,让他们去吃草,可问题是,他们是战马,需要作战,需要训练,没时间让他慢慢吃草,只能喂粮食。

    这么一计算,李泰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古代的将军喜欢养步兵,而不是骑兵,骑兵养的多了,光粮食就得愁死人了。

    再看看李泰明年的养兵总费用,1725万钱,外加59800石粮食。

    算算每年的费用,再算算所需要的粮食,养兵愁人呢!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李泰高标准,高薪俸的因素,但这样一来,士兵的战斗力也会相应提高,关键时刻能顶的上去。

    这也是为什么,大汉王朝的军队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预备役而已,平时在家里务农,一到战争时期,才征召起来应付局面。

    战斗力虽然一般,但那些敌人的战斗力也好不到哪里去,再加上朝廷军队的装备好一些,对于普通的造反和叛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黄巾军不到一年时间就被很快镇压下去,羌人几次大规模的叛乱也被剿灭,都是这个道理,只不过羌人的身体彪悍一些,战斗力也更强一些,所以镇压起来也更困难。

    想明白了这些道理,李泰目前依然觉得应该坚持要养专职军队。

    除了战斗力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凉州地广人稀,不像中原地带,人口稠密,只要有粮食,随时可以得到一大把廉价的士兵。

    可是在凉州,地广人稀,人口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士兵多了,种地的人就少了,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

    最主要的是,西县人口只有8000多户,4万人口,在不太影响耕种的情况下,最多能征召3000人的军队,因此,李泰宁愿多花点钱,打造一支少而精的军队。

    李泰目前在西县、冀县、望坦、上?,储存了10万石粟米,55600石大豆,足够自己使用了。

    另外挣钱的产业有麻布、蜂蜜、酒肆、榨油作坊

第38章 李泰坚持精兵路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