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泰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装了起来。
为了更好的训练这些所谓的捕快,李泰每天只留下1个伍在城里巡逻,其余2个伍全部拉到城外进行训练。
每天上午进行半天的队列练习,下午进行骑马、射弩、劈杀等基础技能的训练。
很多现代人认为军队的队列练习没用,还有很多人以为,只要军队进行队列标准的练习,然后就会天下无敌,战无不胜了。
其实,这些认知都是极其错误的。
军队真正的核心是组织能力,而军队的战斗力,除了武器的因素外,最基础的来源是班组作战能力。
也就是说,要看那支军队的战斗力强,把他们最小的战斗单位拉出来较量一下,就基本上知道了。
而班组作战能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的作战能力,另一个就是团队合作能力。
要想强化个人的作战能力,那就要给士兵更好的武器和各类装备,然后加强个人的作战技能。
要想加强团队协作能力,队列练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基础训练,可以把协作渗透到士兵的骨髓里,同时还可以强化士兵的纪律性。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各类尽可能接近实战的演练。
简单点说:就是士兵武艺高,手里的家伙好,又懂得相互配合。
举个历史上的典型例子。
明代的戚继光,之所以跟倭寇作战那么厉害,最核心的因素是发明了鸳鸯阵。
而鸳鸯阵的厉害之处,是因为他无形中强化了军队的班组作战能力。
这实际上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对于班组作战的详细记载,也有可能是历史上的军事将领,第一次开始强化班组作战能力,具备了小单位作战能力。
不过,强化班组作战能力不是万能的,是有针对性的,对一种类型的军队非常有用,但对另一种类型的军队,也许效果就比较差了。
还是以戚继光为例,戚家军对付倭寇很厉害,对付蒙古人也很不错,往往以少胜多,大占上风,但是对付清军就非常吃力了,甚至最后全军覆没。
这主要是因为倭寇和蒙古人没什么甲胄,面对远程攻击,突击能力极差。
而戚家军的作战特点是:以鸳鸯阵负责攻防,以远程武器作为主要伤害输出,因此,擅长远程攻击的戚家军无往不胜。
可是,鸳鸯阵的攻防能力虽然很强,但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基础阵型过于庞大,兵种复杂,足有13个人之多。
在战场上一旦阵型被打破,重新恢复作战阵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没有阵型配合,戚家军的战斗力会大幅度的下降。
比如:拿长兵器狼筅的,就几乎没什么战斗力了。
而清军跟倭寇和蒙古人都不同,他们十分重视甲胄,甚至很多人披双甲,拥有极其强大的突击能力,这是清军的核心作战特点。
因此,在浑河之战,大量装备着盔甲的清军,依靠着自己强大的突击能力,在付出一定代价,冲入了戚家军的阵型中。
而没配备多少重甲的戚家军,被突入阵中后,仿佛是遭到了屠杀,连撤退能力都没有,全军覆没。
第15章 李泰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