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李泰的整体未来规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里面,戚家军失败的主要因素固然是以寡敌众,但是清军的作战特点,也确实是克制戚家军的。

    当然,戚继光元帅作为一个明代的前辈名将,自己摸索出了鸳鸯阵,在军事领域上还是极赋才华的,后世的人不管再伟大,都是站在以戚继光为代表的巨人肩膀上。

    李泰作为一个穿越者,又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当然不能仅仅只是东施效颦,而是要在掌握核心军事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对于未来的作战目标,李泰非常明确,那就是羌人。

    这个时代的羌人,会骑马射箭,行动灵活,但是极短缺乏甲胄,缺乏应对远程攻击的能力,因此,也应该像戚家军一样,建立一支以远程输出为主的军队。

    不过,鉴于李泰能得到的装备,以及他自己对于军事的理解,制定的作战核心方式是以刀盾兵防御,以弩弓作为主要伤害输出。

    这主要是因为刀盾兵训练简单,装备简单,而弩弓虽然价格高昂,但训练也比弓箭容易的多。

    纯刀盾兵阵型,虽然没有鸳鸯阵的综合攻防能力,但是纯兵种有纯兵种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快速恢复被打散的阵型。

    毕竟,都是同样的武器,跟自己一个伍的战士可以组队,跟其他伍的战士也可以组队,士兵的协同能力越强,阵型的恢复能力也越强。

    因此,李泰对这些捕快主要训练的是骑马、弩射、劈砍和格挡。

    骑马是让他们具备追击羌人的能力,而弩射则是针对着羌人的弱点,至于劈砍、格挡,则是让他们具备基础作战能力。

    战场上,什么花里胡哨的武艺,其实用处都不是很大的,最重要的就是劈砍、格挡。

    能在战场上活下来,一方面是你要比对手更快的劈砍,或者更快的躲避、格挡;另一方面是依靠战友的掩护,谁也没有第三只眼,但战友可以变成你的第三只眼。

    当队列练习已经纯熟之后,训练的重点变成了技能训练和以伍为单位的班组实战演练和协同演练。

    除此之外,李泰还有一项提高骑兵作战能力的绝招,那就是为战马装备马鞍和马镫。

    骑兵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看谁能更稳定的骑在马背上,要是连骑马都骑不稳,怎么进行射箭、劈砍、拼杀之类的动作。

    而这个时代的骑兵,由于没有马鞍和马镫,那怕是技艺娴熟的骑兵将领,也往往很容易被打下马来。

    这个时代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间的争斗,只用骑兵来对付步兵,因为骑兵在马上只要把刀横在一侧不动,光依靠马匹的速度,就可以把步兵的脖子割断。

    而在关键时刻能稍微调整一下刀的上下左右距离,让自己的刀正好砍在敌人的脖子上,就已经是个优秀的骑兵了。

    想想看,假如两个迎面而来的骑兵,都分别用武器击打对方的武器,身下又没有马鞍和马镫来稳定身形,两支骑兵一对碰之下,很可能就会变成两支步兵。

    那种场面一定很搞笑。

    当然,也不是没有骑兵之间的对抗,小规模的骑兵对抗,骑兵将领间的拼斗,肯定也是有的,这也造就了三国时代大批的所谓名将。

    在这个时代,基本上谁骑战的武艺高,谁就是名将,毕竟,被打下马去了,也就很接近死亡了。

第16章 李泰的整体未来规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