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8章 火器(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就等你这铜矿炼出来。”陈则武回头去问宋保山。

    宋保山沉思片刻,“陈大人,您什么时候要,下官就什么时候炼出来。从今日起,工部上上下下,不眠不休。”

    陈则武轻轻点头,“可,你们工部,加班加点,把这批铜给炼出来。”

    说完,陈则武立刻转身,往工部的衙门里面走,“把我先前,召集好的工匠,全都带过来。告诉他们,每人和家里说好,一月不回,都给本官盯在工部。”

    而陈则武,则是来到了工部的后堂。这里,有他的一件宝贝,也是大明朝的宝贝。

    “这是个啥。”李景隆好奇的问。

    陈则武摸着手中的东西,“这是炮筒,模具。你看,这筒壁,结实耐造。弹头推出去的时候,这筒壁能承受的住,不至于炸膛。”

    李景隆面露欣喜,“你这是要要把那些铜,都给用上。”

    陈则武点头,“不错,就是要全用上。到时候,灌入模具中,全部用运河,送去给梁国公。铜做的筒壁,更是精妙。”

    铜,古已有之。在战国时,就已经开始使用。到了汉朝,更是开始大规模使用。

    而用于火器上,还要追溯到南宋理宗时期。

    阿拉伯商人来到泉州港,为南宋朝廷改良了火铳。虽然没能避免南宋朝廷的灭亡,但实际上也极大的延缓了元军南下的步伐。

    铜,虽然已经开始使用。但是由于其,炼制难度高,铜变得十分昂贵。

    有了更多的铜,就可以更多的试错。造出最精良的炮筒,避免大明将士在使用火器时,遇到炸膛的危险。还可以借用铜,减小摩擦,加大威力。

    陆陆续续,已经有工匠到了工部。

    他们一直在家里呆着,陈则武和他们说过,一旦找到他们,就是有要事去做。

    工匠们也都知道,陈则武的要事,就是要改良火器。让火器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安全。

    “大人,人差不多都到齐了,请您吩咐。”

    工匠的头头,见人都到齐了。

    陈则武屏住呼吸,回头去看。这些人,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汇集全国的工匠,一起打造大明朝最新的火器。

第658章 火器(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