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7章 火器(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夏元吉,大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户部尚书之一。

    而这个时候的夏元吉,刚刚第一次应试。在春闱之中,夏元吉刚刚摘得头名,名气正旺。

    “你是不是听皇爷说啥了。”蓝玉忍着笑,满是老茧的大手,重重的拍在李景隆的肩膀上,拍的李景隆不停的咳嗽。

    李景隆拉开蓝玉的手,正要说话。旁边的一个太监,从怀里拿出一张纸,“皇上,您看这个。”

    朱标笑着接过,看完后又眉头紧锁,“这诗,写的可真傲气。”字面意思,是在夸奖。实际上,语气中充满了不悦。

    这首诗,正是夏元吉在茶馆里,即兴挥墨而成。

    这首诗中,充满了愤世嫉俗。对于这样的人,朱标很是反感。而恰恰历史上的朱棣,却很喜欢这样的人。朱标接受的是正统的皇家教育,而朱棣却是靖难出身身。

    朱标看向陈则武和李景隆,“这就是你俩,给朕推荐的人呐。”

    事实上,陈则武在茶馆听到这诗时,就知道会出事。这诗里,充满了戾气,对世俗的不满。

    这样的人,实际上是很危险的。无论是哪一朝,哪一个皇帝,都不会喜欢这样的人。

    陈则武不慌不忙,“皇上,您觉得这诗太过愤世嫉俗……”

    “哼,朕可没这么说。”

    愣了一下,陈则武又说道,“皇上,臣在第一次听到这诗时,也觉得十分不妥。大庭广众之下,又是春闱前夕,他说出这样的话来,本就该问罪。”

    “并非臣给夏元吉开脱,而是皇上您正是用人之际。如果因为一首诗,便将夏元吉问罪,这不就是文字之狱嘛。”

    “长此以往,还有谁敢在朝廷说话呢。古有魏征,是为谏臣,以敢言而著称。唐太宗虽然对其不满,却并不问罪。并不是唐太宗有多么的圣明,而是不能有莫须有的罪名。”

    “皇上,您再想。如果连夏元吉这样愤世嫉俗的人,都对皇上您肝脑涂地。那天下学子见了,岂不人人夸赞皇上您的圣明。”

    好话,谁都爱听。虽然,魏征的上谏和夏元吉的诗句,完全是两回事。

    李景隆赶忙接话,“就是,臣也觉得,皇上您比唐太宗圣明多了。”

    仔细想想之后,朱标也没想去问罪夏元吉。这是朝廷点

第657章 火器(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