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明破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6章 中英经济与中英战争(十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国的侵略行为后,英国外交大臣表示,“我们也愿意给和平一个机会。但是,中国必须从撤军,从英属印度撤出去。”

    中间人也不好当。法国很清楚,此时的英国国内,尤其是英国上层有点拉不下来脸。由法国来撮合和平,英国的确感到了某种屈辱。以前可是英国来为法国调解。

    有无线电报这种通讯工具后,在中英两国的特使很快将消息汇总到了巴黎。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法国外交部很快就得出共识,中国方面很沉稳,英国国内还没出现真正的契机。虽然双方态度依旧强硬,但是撮合双方进行正式谈判的机会快到了。

    鲍德温首相是擅长经济,却不等于他完全不懂政治。这几天他已经派人与反对党的主要人员吃了饭或者喝啤酒吃炸鱼薯条,根据反馈的信息来看,反对党的主要成员都嘲讽下一次选举的时候鲍德温所在的保守党注定下台。这不仅不是坏消息,甚至还能算是一个好消息。

    既然反对党认为下次选举已经胜券在握,他们就没有必要把和谈搞黄。因为英国选民都知道,这场徒然消耗英国国力的战争是由中国强加给英国的,中国在达成目标之前也不会终止战争。

    谁都会唱高调,反对党如果把和谈搞黄,鲍德温政府下台,反对党上台后,作为被强加给战争的鲍德温所在的保守党就可以把高调吹到天上去,反对党等于把自己架到火上烤。英国人民不能原谅没有赢得战争的鲍德温政府,就更不会原谅主动继续战争的反对党。

    诸多考量之下,在鲍德温任内结束战争是最好的选择。

    鲍德温首相对反对党的政治水平也有信心,现在的局面勉强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鲍德温首相就与上议院的议长一起到首相乡间别墅过了个周末。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在这座小小的别墅里,首相与贵族出身的上议院议长语气轻松的聊着天。上议院基本都是贵族,议长说道:“首相阁下,上议院中也不乏要求扩大战争的议员。”

    鲍德温点点头,“可我们的主要敌人并非中国。”

    议长自己在印度就有很多资产,问道:“首先阁下认为中国会不会得寸进尺?”

    这个问题让鲍德温苦笑起来,如果何锐是个得寸进尺的人,事情反倒好办了。大英帝国不畏惧挑战,任何试图争夺印度的国家都会遭到英国的全力打击。但何锐就站在那条的边缘,始终没有越过这条英国的底线。不时的派兵进入印度作战,目的只是让英国传达信息,如果英国不答应中国的条件,英国就别想安生。

    这种战术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战略一样,攻克镇江,切断满清的漕运。最初想硬拖下去的满清政府的经济运营被打乱了,不得不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

    好在上议院议长是个明白人,又因为其在印度的资产安全希望和平。鲍德温首相答道:“如果没有印度的安全,就没有中英的和平。”

    议长听到这里,端起雪莉酒浅酌慢饮,思索一阵,议长问道:“中国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待遇?”

    “在我看来,我们只能给他意大利或者日本的级别。”

    议长微微点头,如果战争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也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放下酒杯,议长问道:“那么我有什么可以做的么?”

    与议长会面的第二天,英国报纸上对战争的报道开始转变风向。此时在英属印度的英军‘正在发动进攻,记者们传回国内的报道,不管是不是他们自己写的,重点都放在英勇的英国军队在缅甸的雨季,冒着瓢泼大雨,在齐膝深的淤泥中,在齐腰深的洪水里艰难行军,向中国军队把守的高地发动着英勇无畏的进攻。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那些家人在前线作战的英国家庭看到这样的报道,心都要碎了。因为新闻中用煽情的文字描述道,‘……占领高地的中国军队布置了密集的机枪阵地,火力堪比西线。英国军人们不断倒在水中,战场上,雷声,雨声和机枪的吼叫声交织在一起,所见之处,都是被鲜血染红的水流。为了国王陛下,英勇的皇家军队发起了一波一波的冲锋……

    经过几天的渲染,报纸上开始整版整版的刊登战死以及失踪官兵的姓名。虽然这些英军官兵基本都是之前战争中战死以及失踪的英军官兵,但读者们不知道。

    一时间,英国国内陷入到悲痛的情绪之中。英国各大报纸中除了针对死硬保守派受众的那几个之外,都开始讲述缅甸与印度的不同,以及英国是如何取得的缅甸。

    半个月的媒体攻势后,各英国报纸头版头条都发表一篇新闻,‘鲍德温首相应尊敬的乔治五世国王陛下所命,前往白金汉宫觐见国王陛下。看到了这篇新闻,那些被煎熬了半个月的英国民众都觉得有了希望。

    此次英国动员了英国本土大概50万军队抵达印度,这些官兵的家属们认为自己的丈夫、儿子没有理由为了一个缅甸与中国打下去。

    鲍德温首相生怕出事,在觐见乔治五世三天后,从各报社得到了大量信件内容。根据报社内部统计,大部分投书的英国群众都反对继续战争。

    有了民意支持,鲍德温首相才向议会宣布,英国愿意接受法国的调停。下议院的议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反对党议员立刻发出嘲讽的嘘声。有几个强硬派立刻跳上来发言,对这种‘投降主义行动表达了强烈的鄙视。

    鄙视的有,认为英国要更大规模的征兵,进行更高强度战争的也有。但是明确反对与中国开始谈判的议员却没有。

    也不能说英国议会里面没有糊涂蛋,但是两党党鞭们都发挥除了自己的力量,约束了本党议员的发言。

    1926年9月2日,当中国开始秋收的时候,法国方面发来电报,“我国建议,在巴黎进行谈判。”

    塔读@

第456章 中英经济与中英战争(十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