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奖励一个赵子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5章 理政(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教书育人乃是国之大策,也是炎黄之基,主公说过,炎黄教育不能落下一人。文司长,这部分人还需要努力一番,切莫任其在外放任自流。”诸葛亮想了想,倒是觉得这样的理由是合理的。

    有的人是有钱,有更好的条件,这部分人不用管。

    但更多的人是愚,要处理这些愚人,问题还是在教务司身上,这非是政令能够解决。

    就拿主公秦天纵跟他讲的事例来说。

    在蓝星,有些人早上发的扶贫猪牛羊,下午就成了盘中餐,后面三百六十四天吃洋芋、红薯之物。

    这就是部分百姓的局限性,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深谋远虑。

    启迪民智,这非是一时半会能够生效的。

    “是!阁主放心,卑下定当竭力。”文翁感觉压力山大,不过倒也松了一口气。

    幸好没有责怪于他。

    教务司这些日子以来算是整个炎黄花钱最多的部门之一。

    几十万孩童的修炼,从筑基到功法武技修炼等等,这都是一笔极为昂贵的费用。

    光是财政处拨款就达百亿之多。

    这可是让一众同僚羡慕不已,有的人甚至天天嚷嚷削减开支。

    也幸好下面人争气,倒是交了一份比较优秀的答卷,这从诸葛亮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

    “农务司呢?”诸葛亮看向李湖。

    李湖深吸了一口气,忙是站起身。

    “回禀阁主,根据农务司统计,近日以来因为屯田令的颁布,百姓开垦热情高涨,共计开垦出三百六十七万亩良田熟地,季度轮产产量七千余万石,各类瓜果蔬菜也有近三千余万斤,其产出已经完全能够供给炎黄百姓所用。”

    所谓的季度轮产,乃是炎黄民营田的专有名词。

    炎黄以天灵稻为主,辅之以其他作物。

    官营田的生长周期不到一月,从开垦到播种收割,总共也就一月左右而已。

    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归于灵渠的应用。

    磅礴的气运之力,通过灵渠融入水中,从而灌溉天灵稻,这将极大的缩短天灵稻的生长周期,并进一步增加其稻谷产量。

    但民营就不同了。

    民营之田,不可能应用到灵渠,这是要花费巨量的气运之力的。

    而且百姓也不会将炎黄币投入到天灵稻的种植之中。

    全靠自然生长。

    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季度能够开垦、播种、育苗、收割已然不错了。

    所以称其为季度轮产。

    诸葛亮听着李湖的汇报,倒是很满意。

    七千余万石的粮食和三千余万斤的果蔬,这倒是满足炎黄千万人所需了。

    一人七百石左右,维持三个月,这剩余的拿来喂几头猪都够了。

    当然,这三百六十七万亩说多其实也不多,若是拿来跟明朝中后期的大地主来比,这都不够看的。

    明朝嘉靖年间的温州府张家,其田地数量达到了恐怖的四十五万亩。

    这还是一家一姓掌握的田地。

    整个江浙地区何其之恐怖?

    炎黄民间千万人,田地不过才三百六十七万,这数量可还不够。

    “官营呢?”诸葛亮再度问道。

第915章 理政(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