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苟在大明我被老朱偷听心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76章 不必捉拿,下官来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王,没想到您还知道下官!”黄淮不由得一阵惊喜。

    黄淮其实早就关注吴王了。

    两年前,黄淮登春榜二甲第五名进士,授官中书舍人。

    朱元璋对他十分器重,时常让他发表自己的政见。

    黄淮曾好几次被朱元璋召入养心殿,见过两次朱允熥。

    从朱允熥身上,黄淮感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这种气质,有一种看透世事后的平和,阅尽千帆后的超然。

    陛下为何如此青睐一个废物朱允熥?

    难道仅仅是因为亲情?

    于是,黄淮就开始关注朱允熥的一举一动。

    他发现,朱允熥如此低调地做事,却干出了很多让人惊掉下巴的事。

    比如说他成立的大明盐业和报业,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是笨蛋的话,怎么可能赚这么多钱?

    文官们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认为赚钱是商人所为,而读书人不屑为!

    还有打下西域后关于吴王的种种传说。

    文官们不相信,但黄淮相信!

    黄淮也特别关注大明科技院的动作,大明科技院表面上看是陶成道、孙仲连在运作,但其实是安宁郡主在运筹。

    当时黄淮怎么也不明白,吴王已经死了,安宁郡主沐瑶为何还住在吴王府,并且三天两头往大明科技院跑?

    文官们遮遮掩掩地看《明报》,但黄淮从不避讳对吴王连载小说的喜欢。

    《明报》后来居然登了一个有奖征答。

    很多文官都踊跃参加,黄淮感觉他们的文章是牛头不对马嘴。

    后来,同乡王守政邀请他一起去大明科技院领奖,黄淮感到不对劲。

    最后,还是来自匠籍的王守正是真正的特等奖获得者。

    黄淮隐约感到,大明科技院一定是将来大明强盛的强大支撑。

    直到后来陛下和吴王在金陵城头出现,黄淮才恍然大悟。

    没料到,今日又见到了吴王。

    即使过去对吴王的本事进行了种种揣测,但今天的景象仍然让黄淮震惊不已。

    曹国公李景隆说今天有上天帮忙,黄淮觉得有些扯。

    哪里有什么上天?

    明明是吴王所为,只是他不愿意充分展示而已。

    朱允熥精通历史,自然知道黄淮。

    历史上的黄淮没有当过知县,因此他以为这个黄淮只是与历史上的那个黄淮重名而已。

    名有重的,但名和字都重的,十分罕见。

    既然是浙江永嘉的,这个黄淮肯定就是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的名臣。

    此人正直但又不执拗、廉洁而又不苛刻,是一个知进知退、处事灵活而有原则的官员。

    最关键的是此人长寿,活到了85岁。

    现在才三十出头,还可以使用四十多年。

    朱允熥勉励了一番黄淮,交待他组织好民夫,轮班巡堤,做好预判,提前运送石料和砂袋。

    黄淮当即组织人员,准备好了锣,规定了预警、集合、运料等各种敲锣方式。

    雨还是下个不停,朱允熥浑身早已湿透。

    黄淮让县丞用木料和草苫随意搭了一个棚子,作为临时避雨之所。

    到棚子底下,李景隆才顾得上理了理思绪。

    从两年前事情开始想,一直想到今日,李景隆愈发感到吴王不简单。

   &nb

第0576章 不必捉拿,下官来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