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苟在大明我被老朱偷听心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63章 正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罗伯特等人也是人手一支翻译笔,都是朱允熥给他们的。

    罗伯特听到这里,不禁豁然开朗!

    作为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当然知道钢材究竟是怎么回事。

    没有好的钢材,就不可能有好的机器和武器。

    但是意太力的冶炼技术根本制不出迫击炮来。

    刚才听吴王说,大明目前好像也制不出来。

    但是,这门迫击炮到底是谁制出来的?

    难道是吴王制出来的?

    吴王刚才讲去除生铁中的炭,都可以炼出真正的好钢,这让罗伯特眼前一亮。

    完全有这种可能!

    关键是吴王讲得非常自信!

    有迫击炮放在这里,由不得你不信。

    但是怎么去除生铁中的炭?

    吴王说要马上写个东西,对此,罗伯特充满期待。

    朱允熥刚才所讲,陶成道已经记了下来。

    不仅仅是陶成道,还有几个副院长也都拿了一个本子和圆珠笔。

    这是陶成道对于大明科技院提出的一条要求。

    只要是吴王朱允熥在,大家都要拿好笔和本子。

    圆珠笔都是陶成道向朱允熥讨要的。

    因为圆珠笔记东西,速度比毛笔要快得多。

    “陶院长,你要收购所有的铁匠铺,还有民营的铁冶场,能收多少就收多少。收过来之后,用我们的炼钢法。”

    朱允熥的话让陶成道一边点头,一边记了下来。

    收购现成的铁冶场能省去很多事。

    明代在许多铁矿产地的基础上,建立了许多官营铁厂和民营铁厂。

    明初,官营铁冶所在全国就有十五所。

    其中,河北遵化铁厂的规模最大,役使工匠近三千人。

    至于民营铁冶厂也是比比皆是,仅福建就有六十八处。

    民营冶铁业的规模相当大,就使用劳动力而言,广东南海的炼铁厂,明中期已达到五千人。

    安徽芜湖的“苏钢”坊就有数十家,每天工作有数百人。

    有些地方的民营铁冶出现了较细的分工。如福建政和县的采矿冶炼,每一座炉,有挖矿的、烧炭的、煽炉的以及巡炉、运炭、运矿等做工者好几百。

    朱允熥准备等到陶成道收购完成之后,选择一处大的做一个标准化炼钢厂。

    高炉就用用最先进的工艺,挖铁采煤都用现代的矿山机械,运输都用解放大卡等运输工具。

    朱允熥这才坐下来,一一与王守正等三十一名获奖者交谈。

    三十一名获奖者,基本都是匠籍。

    脱离了匠籍,变成了民籍,最关键的是他们进入了大明科技院。

    以前,想都不敢想。

    “你们都是获奖者,这说明你们仔细观察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你们和获得四等奖的,有很大的不同。”

    “获得四等奖的,基本都是文官。他们观察生活的现象,习惯于从自然现象升华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而你们则是观察生活的现象,是探究事物的规律。”

    “我需要你们!”

    “大明需要的,不是夸夸其谈的坐而论道者。”

    “我需要的不是道理,我需要的是真理!”

    朱允熥从“大明需要”说到了

第0563章 正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