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刘备的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 野火将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田丰的意思是说,在西凉择一地,置军营。将弛刑徒皆聚拢到营中,进行军事化的管理。如此一来,家人便不用跟着徙边,省去辗转之苦。

    此法,确比‘流徙三千里轻,又比‘完城旦舂刑重。算是折中之策。

    可三十六部羌渠仍有疑问。

    便有羌渠起身奏道:“若青壮皆入营,寨中只剩老弱,劳作繁重,恐难独活。”

    可不是么。壮劳力便是此次乱军主力,十万青壮皆为弛刑徒,若皆被抽调到大营做苦力,寨中只剩老弱妇孺,如何能独活。

    刘备乃仁主。虽惯掠人家小,却从未滥杀。若施此刑罚,许多羌人长男家中妻儿众多,即便不会死绝,凡因缺衣少食,而至凋亡,刘备亦难辞其咎。

    暗自沉思,刘备看向荀攸:“公达可有良策?”

    “或可‘流徙三百里,完城旦舂。”荀攸答道。

    “哦?”刘备似颇有意动。

    汉时,完城旦舂为四岁刑。犯人不限于筑城、舂米。还需从事其它劳动。且城旦舂干轻活与重活时的粮食供给,亦不等同。从工种上分类,亦有不同。如“工城旦”,乃是从事铸造的工匠。视个人情况及劳役需要而定,不一而足。

    “如何流徙三百里?”刘备再问。

    “三百里,仍在西凉境内。诸位渠帅皆言‘故土难离,如此距离,正当适宜。且完城旦舂,不过四年期。并由官府提供口粮,驻地。一家人吃住无忧,当不会有失。”荀攸再答。

    “如何施为?”见三十六部羌渠纷纷点头,刘备三问。

    “可分为三类:‘城旦、‘工城旦、‘农城旦。”荀攸解释道:“‘城旦筑城,‘工城旦铸器,‘农城旦务农。”荀攸三答。

    “左丞之意,不知诸位渠帅以为如何?”刘备不置可否,居高下问。

    “这……”比起一家老小‘流徙三千里,三百里确实短了很多。需要说明,时下所说‘里,乃多指道路之长,而非直线距离。‘流徙三百里,便是说流徙到三百里路外的地方。

    见阎忠目光投来,韩遂心领神会,这便叱责道:“蓟王当面,岂容尔等挑三拣四。”

    一语惊醒梦中人。

    正暗中算计利益得失的众羌渠,这才纷纷醒悟。急忙伏地领罪:“我等领罪!”

    刘备这便点头:“如此,诸渠帅且去认罪画押。至于迁徙到何地,可自行商议。只需在三百里之外便可。”

    “喏!”三十六部羌渠再拜。

    命人领众渠帅去往牢营,在认罪?皇樯锨┳只?骸H???壳记??獗憧?寂趟愀昧麽愕胶未Α

    待羌渠下堂,见众人纷纷抚掌大笑。韩遂幡然醒悟:“王上欲使羌人迁出?”

    “然也。”刘备轻轻点头。

    荀攸笑道:“羌人狡诈桀骜。若命其迁出,必起疑心。假谋逆之罪,行迁出之实。方不会起疑。”

    “表奏,孤已命人六百里上报朝堂。想必护羌校尉一职,非文约莫属。”刘备笑看韩遂。

    “谢王上提携之恩!”韩遂大喜拜谢。

    “既为护羌校尉,迁出到三百里外的羌人,便交由韩校尉全权负责。”

    “卑下敢不领命!”韩遂郑重抱拳。

    “至于羌人如何劳作,当听阎治中安排。”刘备目视阎忠。

    治中从事,乃刺史高级佐官,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

    

1.7 野火将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