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4章 竭力让你下月便登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到了这个地步,当骡子这事不但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并且意味着越往后拖,当骡子的时间就会越久。

    最为有利的选择就是长痛不如短痛,赶紧登基随后再开溜。

    可真选择这样做,罗一又总有种反向被薅羊毛的感觉。

    一时间有些纠结,半晌没有回话。

    张镐见颜真卿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还是迟迟不语好似不愿同意,皱着眉头捏着胡须开口道:“你对百姓向来有大慈悲,该知道越早登基越能早些给百姓带来希望。

    另外,咱们也可以算一下账,看看如今的百姓到底有多苦。

    叛乱之前大唐户籍户将近九百万,全国的兵力约为六十万。

    粗略算下是十五户养着一个军卒。

    但是经过这一年多的叛乱,两边战死或是伤残的军卒都不下二十万。

    本该是兵力越来越少才对,但实际上两边不但没有少于开战之初的兵力,反而变得更多。

    而且不但几十万大军频频出动,且相互你烧我粮我焚你辎重。

    再加征集数目无算的民夫,光是米粮一项的消耗,就将开元与天宝年间积攒的家底都消耗掉。

    如果再算上其他所耗,相当于五户养一个军卒。

    可想而知如今的百姓有多苦。

    你再不尽快登基,让没有身处战场之地的百姓尽快安下心,恢复到正常的日子。

    很有可能会发生饿殍遍地的惨景。”

    顿了顿,张镐脸色复杂的轻轻敲了敲案几,继续沉声道:“你既然要谋划江南,就多少该有所了解。

    这一年多来朝堂基本全靠着淮南与江南撑着。

    若是按往日的赋税,定然做不到这样,只能不得不加重赋税之额。

    陛下从藩人借兵的消息,你也该知道。

    为了先期的酬谢就许出去二十万匹布帛,而这些自然又大多压到了江淮两地百姓的头上。

    而江南的官吏又借机中饱私囊,以今年的税额为准,让百姓补缴天宝八年到去年的赋税。

    这样缴税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等同于将百姓所有的家当都抢了过来。

    百姓将没有一点活路,走投无路下势必会揭竿四起。

    到那个时候,不但百姓再无法回头,你治理起来也愈发困难。”

    将目光与罗一对视,张镐咬咬牙,略微无赖道:“既然你走到了这一步,你就该为天下苍生着想。

    若真没这个心思,那便赶紧把权柄还给李家。”

    听了张镐这么无赖的话,罗一差点没忍住一个大鼻兜呼过去,这货为了达到目的居然比他还不要脸。

    不过颜真卿与张镐这样的李唐铁杆拥趸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

    而且原本就打算把江南那些不识相的家伙给发配出去。

    如果再好好操作一下,他将来溜得也能更顺利。

    想到这,罗一目光在颜真卿与张镐身上扫了扫,缓声道:“两位先生都是我敬佩之人,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再不应下来,显得我太不近人情。

    不过很多事情还是需要详细推敲与商议。

    此外,二位先生的友人中与二位一样心思的,还要劳烦都要劝说一下。”

    张镐撇撇嘴,“直说要名单就好,用不着这么拐弯抹角的。”

    顿了顿,张镐脸色一正,目光紧紧盯着罗一的双眼道:“但你该知道,一旦你反悔或是有其他心思。

    我们不但成了不仁不义之人,更要受到世人的唾骂与鄙夷。”

    罗一摸了摸下巴,目光炯炯道:“这事没法在明面上给什么保证。

    不过我可以对天发誓,肯定不会坑你们。”

    闻言,颜真卿脸上带着喜色道:“有你起誓便够用。

    剑南与凤翔交给我们就好,竭力会在下月就让你登基。”

第884章 竭力让你下月便登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