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专业人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我这步迈得不算大。”

    打发走这几个一直在聒噪的文臣以后,厅堂里顿时清净了许多。

    朱桂让人上了两杯清茶,笑呵呵的对朱标说道:“大哥,咱们以前学儒,通篇都是在讲大道理和学问。”

    “这些道理有没有用呢?自然是有的。”

    “但大明疆域这么大,天底下的百姓这么多,不是光靠这些大道理就能过上好日子的。”

    “百姓们需要衣食住行,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和货物,而不是那些空洞无力的文字。”

    朱桂拉着朱标做了下来,言辞恳切的说道:“大哥,在我看来,咱们大明想要兴盛的话,各行各业都或不可缺。”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多行业,自然有做得好的,也有那做得差的,再加上行业性质不同,对人才的需求就会很大。”

    “我之前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每一行也未必就一定能够出得了状元,这个时候就需要底下的人往上冲了。”

    朱标听得有些迷糊,问道:“可这和你开设学府有什么关系?”

    朱桂拍了拍手,笑着说道:“关系大了去啦。”

    “我之所以会开设学府,就是希望能够为各行各业都培养出足够的人才,因为只有当行业里的人才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会从里面涌现出真正的状元,带动整个行业都往前发展。”

    他给朱标做了个比喻。

    “大哥,咱们就以朝廷为例,朝廷的这些文武百官,全都是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的,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

    “按理来说,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应该能胜任朝廷的各种官职了吧,那些治国之策,也可以帮助大明强盛起来了吧?”

    朱标想到朝中那些官员,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朱元璋和他都很清楚,朝堂上尸位素餐的情形比比皆是,没能力的官员不在少数,但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科举乃是国家选才大典,你能说他们不好?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朱桂语出惊人。

    “我倒并不是说科举制度不好,儒家的四书五经、圣贤道理自有它的独到之处,对于稳定大明统治是有很大好处的。”

    “然而要是想让大明更加强盛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术业有专攻,每一行都应该要有相应的人才。”

    “文臣可以当官,武将可以打仗,但偌大一个国家,并不是只有这两行,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行业。”

    朱桂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准备好好给朱标上一课。

    “治国是不能光靠文臣武将的,一定还要有专业的人才。”

    专业人才?

    朱标疑惑的问了一句:“这是什么意思?”

    朱桂笑着说道:“比如说有的人善于种田,那么他就是这个行当里的人才,可以带着大家一起收获更多的粮食。”

    “有的人精于算术,那么他就可以在好些个行业里面成为人才,比如说账房、户部等等。”

    “朝中的那些官员们,他们从小就学着如何去写文章,很多人写的文章花团锦簇、朗朗上口,乍一看还特别有道理,但靠着这样纸上谈兵的文章,是治不了国的,也没法让大明变得昌盛起来。”

    朱标若有所思,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他这些年也见过不少所谓的“才智之士”,话语间确实充满着自信与道理,写起文章来也是赏心悦目,令人赞叹,但往往这样的人到了实际要做事的时候,就会搞得一塌糊涂,最终难以收场。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

    朱桂吟了两句诗,接着说道:“我开设这所学府,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实干人才,而非以往的那种空谈人才。”

    朱标顿

第五十七章 专业人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