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一心辅佐太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朱桂遭遇刺杀之事以后,朱元璋便派出了朱标去大同府。

    这其中,固然有着让朱标去安抚朱桂的意思,但朱元璋也希望朱标作为大明太子,能够亲眼去看一看大同府的这些变化。

    只有让朱标去实地感受一下朱桂给大同府百姓带来的好处,才能让他心中对朱桂做的这些事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将来才能让两兄弟更好的同力协作。

    从这封密折上来看,朱标不愧是他亲自选定的大明太子,深明事理,根本就没有大张旗鼓,而是一路轻装简行,抵达大同府开始微服私访。

    这种低调的做法,让朱元璋心中十分欣慰。

    “二虎,你来把消息详细的说一下吧。”

    朱元璋把奏折扔到书案上,往椅子上一靠,微微闭起了眼睛。

    他觉得再看下去反而没有太大的意思,倒不如听二虎给他详细的汇报一遍。

    二虎早就从锦衣卫那边的得到了消息,他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根据锦衣卫此前的密报,太子殿下在到达大同府后,先是在城外新开辟的良田处驻足观看许久,后来又到路边一处茶摊打听风土人情……”

    朱元璋听到这里,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标儿此举,深得我心。”

    微服私访,就是要多方面的查访消息才行,不但要和田地里的农户聊,还要在茶摊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多打探才对。

    感慨了几句以后,他便示意二虎继续接着往下说。

    “大同府境内处处都是良田,百姓们都在田地中翻耕、播种,因此太子殿下在此处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处处皆是良田?”

    朱元璋微微皱了皱眉,“二虎,我记得之前大同府那边良田似乎并不算多吧?”

    他对每个儿子的封地都有一定了解,朱桂就封的大同府,可以耕种的良田数量不算太多,更多的是一些“中田”,也就是亩产勉强过二石的普通田地。

    “回陛下,大同府原先的良田数目确实不多,但代王殿下此前曾分发下数千头耕牛给百姓们,让家家户户都将自家的农田深耕了一回。”

    “再加上后来在大同府城外开荒,其中焚烧草木极多,代王下令将多余的草木灰全部分给百姓,撒在田地之中。”

    “因此几回深耕以后,大同府的田地基本都已经慢慢变成了良田。”

    朱元璋听到二虎这样汇报,他有些诧异,“想不到小十三搞起这个农业来,似乎还真的很有一手嘛,哈哈。”

    大同府那边大规模的开荒他是知道的,只不过没想到朱桂还会改良田地而已,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惊喜。

    毕竟,对于大明而言,这点良田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大同府的百姓们来说,可就是相当重要了,说是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是的,陛下,在代王殿下下令开荒分田以后,大同府境内确实兴旺了不少。”

    二虎一边汇报,一边心中也是惊叹不已。

    “太子殿下在微服私访的过程中,对此深感震撼。”

    朱元璋睁开双眼,脸上浮现出喜悦的笑容。

    标儿当然会大受震撼,就连他自己,听到这个消息也觉得心中十分震撼,更别说标儿当时就在那里亲眼所见了。

    “很好,很好!”

    朱元璋一边听着二虎的汇报,一边喜笑颜开。

    根据锦衣卫的报告,大同府境内的百姓们人人有田种,家家有饭吃,几乎可以称之为安居乐业,一片祥和。

    这种欣欣向荣的情景,让向来心系百姓的朱元璋感到十分开心。

    他一连声的说了几个好字,站起身来,在御书房内兴奋的走来走去,笑的几乎合不拢嘴。

    “朕最大的心愿,就是天底下的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不要再挨饿受冻。”

    “自从建立大明朝以来,朕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要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第四十五章 一心辅佐太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