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百姓共天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想必陛下已经了然于心,这二十万宗室暂时关外的结果是什么?”

    “天下百姓必当以此为耻,上下一心,决议一雪前耻。”

    “这不是因为二十万宗室保朱家之天下有感。”

    “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朱家之举重在天下,不在一方!”

    “而为何大明后世之君欲开海而不得志?”

    “请问陛下,后世之君开海,是为了什么?”

    “那是为了天下百姓吗?”

    “您可有想过,为何小小一个祖制,便能够困住一国之君?”

    “因为他们的重心就放错了,他们在乎的不是天下百姓,而是在乎自己那个孝名。”

    “他们在乎的是关于那些文臣评定的后世清名罢了!”

    再秦瑞身后的黄子澄,彻底被惊的说不出话来。

    “秦瑞!你!”

    “军膺天命,臣子牧民,古已有之。”

    秦瑞瞪了一眼黄子澄,毫不留情的吼了回去。

    “百姓非畜牧,又何以牧之?”

    “自尧舜以来,历朝历代哪一个不是君臣共天下?”

    “可是又有哪一个,是没有走向国破家亡的地步?”

    秦瑞的话掷地有声。

    黄子澄愣在原地,久久不知如何作答。

    紧接着,秦瑞吸了口气,将目光落在朱元璋的身上。

    “大明如果想国运长虹,陛下若想天下百姓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唯有一策,方可救国!”

    “那便是与百姓一起共天下!”

    “真正的做到君民同心!”

    秦瑞的话语,就像是一阵阵天雷,滚滚萦绕在朱元璋的耳畔。

    同样是响彻在嘉靖的脑海之中。

    是啊!

    自尧舜以来,一直都是君臣共天下。

    可那一朝是走的长久的?

    难道他们就要追前车之鉴?

    奉天门下。

    黄子澄冷冷的盯着秦瑞笑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罢了孔孟之道,废了科举之徒,公推郡牧,便可天下太平长胜?”

    这个提议,其实在明朝,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提及过。

    只不过最终还是被当做了个笑话。

    面对黄子澄的话,秦瑞不由得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那黄大人没有想过吗,为何要公推郡牧呢?”

    黄子宸挺着脖子,朗声道

    “科举尚在,如何才能与百姓共天下?”

    “你既然想着要大明与天下百姓一条心,不就是将君主之权授予百姓,让百姓推官而治吗?”

    “你觉得这样合理现实吗?”

    “还是说秦大人只是耍耍嘴皮子功夫,压根就没有考虑到后果。”

    “那我现在说,我与大明已然共天下了,你们有谁有意见吗?”

    听到这里。

    秦瑞是彻底忍不住,直接仰天大笑起来

    “荒谬啊!真是荒谬!”

    “你这话的意思是想表达什么?”

    “臣子的权利始于君,出于君。”

    “那天下之臣,难道全都是清流之辈,无一佞臣?”

    “公推郡牧,可选之人全都是士大夫,那还讲究什么公推?又有什么意义?”

    黄子澄微微抽动嘴角。

    盯着妙语连贯的秦瑞,硬着头皮回应道

    “那你说,大明要怎么和百姓共天下?”

    “令出之台阁,台阁制臣以俸民。”

    最终,秦瑞扭过头来,望着面前发呆的朱元璋说道

    “嘉靖一朝,若真想破海禁之局,唯有天子挟百姓大义已制臣!”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百姓共天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