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唐异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8 黄昏已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事事万事,物物万物,生来若不得天定,皆由己掌控,且倘若人人人心皆恒定,世间处处又当是一副怎样局面?

    此为敬诚踏上长安往东都至的路上,思量至多的一项事由。

    雍王在代传圣人口谕后,曾与敬诚反复确认,言圣人嘱托再三,如因两京鳞症一事往东都去,敬诚不愿,亦不得强求,无须应下口谕,更无须担心应不应口谕而担罪责。

    彼时就算不论鳞症一事,就照前往东都宣旨而从狱中解救源阳、源协,敬诚也当亲身去往东都一趟,然敬诚实心念俱灰,当时既雍王代传另条口谕,就算自己不去,亦不算抗旨,确又动了仍旧留于长安的心思。

    原雍王欲再行劝慰——毕竟圣人正是为此事而下的口谕,岂非先一句要来得更似是原本圣意,后一句更似为假作考量敬诚现状,而特意增补上的言语,不以为真,倒还好些。

    而雍王还未开口,敬母却先一步言声,“说来,你阿爷为人带离东都那日,所言其中一句,诚儿,可还记得否?”

    “阿爷所言不多,不知阿娘此时所谓,乃哪一句?”

    “你阿爷言,‘离东都……”

    “‘念东都,思东都,常如此,想来身难归,魂自终该归东都。”敬诚思及那一日的先父敬晖,不知缘何,眼中泪盈不止。

    “就由圣意所指,去便去罢,斯人念旧事,皆是往触景生情之地去,如今无论于汝,还是于吾等,东都便是那触景生情之地,亦是你阿爷生前最终一处至为眷恋之所在。”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敬母亦泪流满面,“既不便于往琼州为你阿爷收尸入殓,则亲返东都一趟,亦是为为他好生凭吊一番,以了彼此之间,一番心愿,倒也还则罢了……”

    一时之间,敬府之中,凡自东都一路往长安来之人皆闻言落泪,好不伤心。

    敬诚见雍王与李多祚终归是外人,不解其中之意,面露尴尬难色,于是借回应母亲,而行开解之言,“听得母亲此一言,儿子深以为是,自当前往东都故地,凭吊阿爷……眼下即领圣人之口谕,立刻出发便是。”

    鳞症一事,虽两京皆有异状,但思前想后,以前后时辰论,终还是清理洛水之盛营人等,或更为先些染上鳞症。

    故而丘真人与圣人相谈考量,当以东都为首要案发之处,且源阳、源协恰巧身处东都,同时还在为此案担扰忧心,差敬诚去东都,也是为同异骨案那般,协力之人有文有武,该当为事半功倍之决定。

    东都交由源阳、源协、敬诚,长安自然亦需要有人调查妥当——所幸颜娘于长安,真人不愿时刻现身于东都——有真人在,长安有关鳞症之事,便有相当助力,因此圣人依往常信任的人之中,独以雍王李守礼与羽林军将军李多祚,最为不以私心为重,福祸未及自身,不愿掺和入朝堂纷争,实在是施行调查的绝佳人选。

    雍王将圣人的安排,与敬诚尽数说明后,将一本公文递于他手,“此乃圣人亲手书写,言若有人特意不与你行方便时,则出示此件,阻拦你者,见之自会知难而退。”

    敬诚将雍王交给他的这本公文,贴身带着,此时在前往东都的路上,随着马背起伏在衣装之中一硌一硌,却多显出些安心来。

  &nbs

298 黄昏已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