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名字一改留青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新式学堂的管理还是比较宽松的。由于过来的学生基础都差不多,分班很好分,有的班级里学生差上三岁也是正常。

    关键新式学堂的学费并不高,就像之前北京的崇实学堂,一年学费只有一两多银子。

    甚至很多高等小学堂为了招生,不仅不收学费,如果学习好,还会发银子,可以理解为奖学金。

    此时几位家长正互相聊着:“听你口音,不是武昌的?”

    “是呐,我是从德安府来的。听说这边学校好,孩子有点笨,我看考秀才是不指望了,不如来上新学堂,说不定能混出个名堂。”

    “您这孩子看着挺机灵嘛!我那娃就不行,换了三家私塾,实在是调皮,私塾不想要了。平日里乡亲都拿洋大人吓唬他,我觉得到了新学堂起码能听话。”

    “你们孩子起码读过几年书,我家孩子就比不得,也没读过多少书,但我也知道读书有出息啊。现在听说新学堂不收学费,又管吃住,哪里再找这种好事!”

    “那你最好让孩子好好学习,每年听说还能领七八两银子。”

    “娃啊,你听到了吗!好好读书就有银子!”

    “我看你们家娃都这么大了,我这娃娃才刚刚十一岁。”

    “那有啥,到时候得个功名差几十岁不也一样?”……反正送来孩子的家庭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只不过李谕一眼扫过去,却看不到女孩子,此种观念还是不太好改变

    报名处的接待是个三十来岁的洋人,看样子是个传教士。现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等学校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基本上各地兴建的学堂都会请一些洋人过来当老师。

    确实也就他们懂点西学。好在传教士多少属于正经点的洋人,这时候能来中国的传教士基本都受过正规教育,而且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他们对待教育确实是用心。

    传教士给学生们发了表格,然后用中文说:“各位亲爱的中国朋友,请你们把孩子的名字与年龄、籍贯填写好,并在下方写上受过何种程度的教育,以便学校分班授课。”表格基本都是家长们在填,只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似乎是自己来,拿起毛

第一百六十四章 名字一改留青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