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返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go>

    第二天,李谕写的文章便被刊登在了法国的杂志《科学与生活》上,但真正引起影响力的,还是《费加罗报》和哈瓦斯通讯社的新闻稿。

    《费加罗报》是法国最古老的报纸,读者多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士,内容包罗万象,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法兰西“贵族风格”的报纸,甚至有“法国中上阶层圣经”一说。

    而哈瓦斯通讯社面向的群体就很广了,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看到它的新闻稿。

    哈瓦斯这个名字可能大家有点陌生,但它却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如果说出其后世的名字,各位可能就太熟悉了:法新社。

    这篇关于可证伪性的文章思想上颇有深度,理解起来又非常通俗易懂,迅速流传开来,在整个科学及文化圈层中都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许多学界人士盛赞李谕是“科学的哲学家”。

    虽然哲学家这个词在后世有点被玩烂了,但当时的确是妥妥的褒义词。

    但教会就不太乐意了,也在报上登文章和李谕的“可证伪性”对线。

    李谕虽然文章中没有指名道姓提教会,但教会也不是傻子,这都看不出来,那真是不如去卖红薯。

    不过李谕敢在法国发表可证伪性的文章,也是瞅准了法国天主教的地位。

    虽然法国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也是天主教大国,天主教信仰占比最高。但如果了解过法国宗教史的可能就会发现,很多人都会说法国是“天主教孝子”,一定是带引号的“孝子”

第七十四章 返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