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斩杀功臣【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天下谁敢不服。”褚遂良很果断地说道,“皇上,请恕臣直言,正因刘大人位高权重,且包藏祸心,更当尽快除之,否则后患无穷。”
“言之有理,爱卿言之有理。”李世民思忖着说,“只是仅凭爱卿一面之词,难以定刘洎谋逆之罪,这又该如何是好呢?褚爱卿,你有何妙计,请说吧!”
“刘大人性情疏阔,处事急躁,且胆大妄为,若知皇上有不测之事,其必暴露真意也。”褚遂良阴笑道,“臣以为,皇上可请刘大人进宫,行托孤之事。”
“此计甚妙!”默然半晌,李世民赞同道,“朕素来对刘洎不大放心,今不妨以此计试其心,若真有异志,朕定当杀之,以除后患。”
“皇上,事不宜迟,请速作决断!”褚遂良见皇上采纳了自己的计谋,心头一阵欢喜,他想自己终于可以借皇上之手除掉这个宿敌。于是,他高声谏道。
“今朕病沉如此,正可以托孤之事试探他。”李世民脸上忽然掠过一丝异样的笑,声音低沉地说道,“好,朕明日就宣刘洎觐见。”
“皇上圣明!”褚遂良拱手应道。接着,他又同皇上合谋了一番,然后便揖礼告退,转身步出了装饰异常奢侈华丽的寝宫,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了。
李世民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豪华舒适的龙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跟刘洎有关的事情,越想就越觉得此人狂傲无礼,野心勃勃,如果不除掉他,必会危害江山社稷。正因如此,他完全将刘洎的功绩抛在一边不管,决意要杀掉他以除后患。到这时候,其实刘洎的言行是对是错都已经不重要的,只管杀他就是。
第二天早朝时,李世民差人前往太极殿传刘洎入宫觐见。刘洎接受圣旨,喜出望外,以为皇上接连召他进见是对自己的信任与器重。因此,他叩拜过正襟危坐于殿堂之上的太子,一转身就兴冲冲地朝皇上的寝宫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没过多久,他便来到了皇上的病榻前,见皇上病成这模样,悲伤不已,含着泪跪地叩拜。李世民瞧见刘洎伤心落泪,心头不由一动,不想对这位大臣动手。不过,他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意志又重新坚定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今见爱卿泪湿衣襟,便知对朕之忠心哪。”过了会儿,李世民故作伤感地叹口气说,“朕念太子尚年轻,欲为社稷再尽份力,然天不与朕寿也,奈何奈何!朕今已病入膏肓,于世恐无几日,故而想将太子托付于心腹之臣。爱卿才德出众,朕欲托孤于你,不知愿否?”
“臣承蒙皇上厚爱,深受恩泽,岂敢不效犬马之劳!”刘洎听罢,喜出望外,慌忙伏地叩道,“皇上圣体欠安,国不可一日无主,请即刻传大位于太子。”
“朕自当为社稷着想,为天下百姓着想,将大位传于太子。”李世民不动声色,继续试探着说,“然朝中大臣大都追随朕多年,恐有不服从者,如何?”
“太子登基之后,大臣中若有不听号令者,臣代皇上诛之,如此局势便可安定。”刘洎不作多想,脱口而出,面露霸气,语气铿锵有力。
“什么?朕之肱股,朝中功臣你也敢杀!”默然良久,李世民突然变了脸色,怒斥道,“向日朕便得知你私下与人议论,窥探朕有不幸之时,阴谋执掌朝政,自比伊尹、霍光,无端犯忌大臣,欲将他们全部杀光。对此,朕不可置信,今听你之言,确信无疑。朕待你不薄,何故行谋逆之事?”
“皇上,您误会臣之意思。”刘洎听罢,吓得前额渗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冷汗,慌忙伏地解释道,“臣所言乃是诛罚欲乱天下之逆贼,以安定社稷呀!”
“朕即位二十载,政通人和,臣子一片忠心耿耿,何来逆贼?”李世民目光锐利地盯着刘洎,厉声说,“依朕看你才是逆贼,欲行谋逆之事,该当何罪!”
“皇上,您冤枉臣了。臣对皇上忠心耿耿,对朝廷尽心尽力,岂能行谋逆之事。请皇上明察!”刘洎两腿发软,浑身发抖,跪地恳求道。
“刘洎,你素来自恃才高,狂傲无礼,肆意专行,包藏祸心,堪比汉时王莽。朕岂敢留你诛杀大臣,危害社稷!”李世民怒容满面,毅然决然地答道,“然朕念你有功于朝廷,不欲将此事公之于众,不株连你之妻儿族人,只赐你一人之死。朕命你回家后自行了断,明早以暴病而亡上奏朝廷,奉旨去吧!”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刘洎见事已成定局,反倒镇定下来,向皇上叩拜道,“臣遵旨奉命,只是想在临死前知道,到底谁在皇上面前诬告陷害臣。”
第232章 斩杀功臣【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