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征高句丽【二十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唐军将士见死了那么多弟兄,却未能攻破敌营,心有不甘,一个个想咬着牙继续坚持战斗。然而军令如山,他们得知主帅的撤军令,只能压着满腔的怒火拨转马头沿着那条横七竖八地堆满了尸首的坡道往前奔去,心沉得像压了块大石头,有些人眼里有泪光在闪动,为那些惨死在敌军刀箭之下的兄弟。李世勣看见身旁那些死去的将士,鼻头也不由一酸,有种泫然欲泣的感觉。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没让眼泪流出来。他带着沉痛的心情,引兵回营。

    这一仗唐军损失惨重,损兵折将近两万,这大大地损伤了唐军的元气,也沉重地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就连一向自信的李世勣也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挫败与悲观,他清楚以现在的情况想要击退高延寿几乎不可能,再战只能是继续消耗兵力,甚至有被敌军全歼的危险。为今之计,只能是坚守营寨以待援兵。于是,他命令将士日夜把守营寨,谨防敌兵袭营。同时他又差人前往大本营向皇上禀报战况,并搬取援兵前来助自己攻克高延寿这股劲敌。

    李世民得知李世勣非但没有击溃高延寿大军,反倒折了那么多人马,是又惊又怒,欲治其罪,后在长孙无忌、执失思力等人的谏阻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他并没答应李世勣的请求派兵增援城南,而是勒令他死守高延寿不得让他出城南。李世勣接到圣旨后,不禁长叹了声,颓丧地倒靠在椅背上,脸上写满了忧愁,还有一丝令人难以觉察的惶恐。他害怕高延寿很快会出营攻打自己,尽管先前想尽办法诱他引兵出营,但现在真心不想高句丽兵马出营相击,因为他心里清楚以现有人马是根本挡不住那十六万如狼似虎的蛮夷之兵。不过,他的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几天过后依然不见高句丽军有任何动静。这份所渴求的平静却让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困惑,按常理高延寿当乘胜攻打唐军,然后率军进逼安市城才是。可他居然没这么做,这又是为何呢?

    的确,高延寿没有攻打李世勣的计划,而是把目标瞄准了辽东,因为他知道那是唐军屯粮之处。他的计策是遣支骑兵队偷偷前往辽东截粮,这不仅可以补充自己的军需,更重要的是能够迫使唐军因断粮而撤出安市,这样他便可乘机追袭而大败李世民。若击败了大唐皇帝,那不但可解安市之围,还能使自己威震天下,同时又能够得到国王陛下的封赏,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想到这,他抚须得意地哈哈一笑。笑罢,他差人把副帅高惠真唤来议事。

    一会儿后,高惠真那庞大的身躯就从门外闪了进来,上前向主帅拱手施了一礼。高延寿望着副帅呵呵一笑,算是回过了礼,然后他就开门见山地把断粮之事对他说了通。高惠真听后很是赞成,说此事若能成功,不用进攻便可退敌。高延寿看到副帅与自己不谋而合,甚是高兴,又是仰面哈哈一阵大笑。沉吟会儿,他便决定命高惠真率一万轻骑今晚三更出营前往辽东。高惠真感到讶异,问主帅这会儿前去能截到粮草吗,又没得到准确的情报。高延寿瞧见高惠真一脸疑惑,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句,说唐军困在安市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其军中粮草必将耗尽,这两天定当遣人前往辽东取粮。高惠真听了,不住点头称主帅神算,然后又向他行礼告退。出了营帐,他翻身上马朝营地奔去。当晚三更,他引兵从后山悄悄地出了营,沿小路向辽东飞驰而去。

    正如高延寿所料,李世民见军中粮草将尽,便遣郎将刘君卯引五千精骑连夜赶往辽东。由于唐兵比高惠真提前一个时辰出发,所以赶在他们前面出了安市直奔辽东,将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高惠真借着火把看到湿漉漉的泥地上满是蹄印,就知道唐军赶在自己前头去了辽东。他先是一愣,紧跟着又哈哈大笑了阵,心想此次自己定能大有收获。笑罢,他继续催军快速前进。当东方渐渐泛出鱼肚白时,他引兵来到了一座山谷中。此谷地势险峻,狭窄的山道两旁是高山丛林,很适合设伏。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此谷乃唐军返回安市的必经之处。正因如此,高惠真毫不犹豫地令军在谷中埋伏,以截击唐军。

第224章 征高句丽【二十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