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征高句丽【十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惜三天过去也不见半点成效。最后,他灵机一动,决定夜袭卑沙城。那晚正好月黑风高,王文度率千余步兵摸黑偷偷地登了城,斩杀了守门敌兵,打开了城门。张俭乘机率大军入城,大战一阵后活捉了守城主将,取得了卑沙大捷。然后,他们乘战船出卑沙,前往建安。

    几天后,李道宗的部队到达辽东。这时李世勣已在辽东城外安营扎寨。他得知任城王已到,亲自出营迎接。两军会合,很快就完成了对辽东城的合围。

    辽东守将张平良是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他看见城池被唐军围了个水泄不通,一点也不惊慌,神情十分淡定,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他手下的将士见主将如此镇定自若,也就不慌乱了,各就各位坚守城池。张平良之所以能这样神闲气定,是因为他部下有三万精兵强将,且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早在李世勣进军辽东之时,已遣人前往乌骨搬取救兵。他以为只要援军一到,便可形成里应外合之势,到时必能大败唐军。因此,他现在什么也不用想,只须命军坚守以待援军到来既可。李世勣早已料到张平良这只老狐狸会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因而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心里清楚辽东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以自己现有兵力是不可能破城。所以,他必须耐心地等待皇上的大部队前来,然后一道强攻,如此当可夺取此城。

    然而,让李世勣没有想到的是,乌骨援军这么快就进入了辽东。当他从探马嘴里获知这一消息里,不由得大吃了惊,紧急召集李道宗、程名振、契苾何力、薛万备等将领商议对策。众人听说乌骨四万余骑兵距辽东城不过八十里,不禁一怔,面面相觑了好大会儿,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他们大都认为不可前往截击,当深沟高垒坚守营寨,以待皇上大军前来增援。李世勣听了这番言论,也不由得犹豫起来。程名振看了看李世勣,谨慎地说道:

    “高句丽骑兵确实厉害,况且人马近五万,与我军不相上下。倘若等他们来到城下,再与城内守军内外夹击,我军恐难以抵挡。这……该如何是好?”

    “将军所虑不无道理。”李道宗沉吟着说,“正因如此,本王以为切不可让乌骨援兵前来,当想方设法将其阻于辽东城外,如此方能避免我军腹背受敌。”

    “我军兵马不足六万,若分兵击之,张平良得知必引兵出城。到时,营寨岂不为其所破?”张九成反对道,“在下以为我军不可分兵出击,当坚营自守。”

    “张将军言之有理!”不少将领附和道,“元帅,敌军来势汹汹,我军实难抵挡,不可贸然分兵前往阻击。为今之计,当坚守营寨,以待皇上大军增援。”

    “你等皆大唐将领,岂能为四万蛮夷之兵所吓倒?”李道宗目露鄙夷之色,高声说道,“在本王看来,那四万骑兵不足为惧,可轻易将其击败!”

    “在下知任城王智勇双全,威震四方,然此言未免有些自负了吧!”张九成冷笑着说,“谁都知道乌骨骑兵皆骁勇善战,锐不可当,岂能为人轻易打败?”

    “哈哈,张将军是惧怕乌骨骑兵,然在本王眼里不过蝼蚁而已!”李道宗反唇相讥,稍顿又胸有成竹地说道,“本王只须一万人马既可,请元帅应充!”

    “任城王如此有信心,料想也该是心有妙计良策吧!”李世勣望着李道宗呵呵一笑,不失恭敬地说道,“任城王,请说,本帅洗耳恭听!”

    “元帅,乌骨援军自恃兵马众多,必有轻我之心,我军可乘其不备而一举击败他们。”李道宗郑重其事地答道。

    “任城王,在下以为此计不妥!”张九成针锋相对地说道,“在下听说率军前来的大将乃高延盛,此人奸诈谨慎,治军甚严,不会让人有机可乘。故而,任城王此番前去恐有闪失呀!”说罢又那么瞅着李道宗嘿嘿一笑,接着往下说,“依在下之计,无须烦劳任城王,只待皇上大军一道,便可轻取辽东城。”

第213章 征高句丽【十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