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东宫易主【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你难道要朕再杀一子?”李世民听了心头不由一酸,瞪了眼李泰,伤感地说句,“朕刚杀掉祐儿,现在又要杀承乾,试问天下为父者能如此残忍吗?”
“皇上不失为慈父,自当不忍心如此。”房玄龄赶紧拱手说道,“再者,太子罪不至诛,可尽其天年也。臣以为皇上方才所裁决实为妥当,无人非议。”
“皇上圣明,对太子处治甚是妥当,臣等请皇上颁旨诏告天下!”紧跟着,众臣也纷纷附和着房玄龄,同意皇上赦免太子一死。
“好,既然众爱卿无异议,此事就这么定了。”李世民颇感欣慰地说句,沉默了会儿,他又想起了侯君集,接着又说道,“君集虽有罪,然朕念其有功于朝廷,欲免其死罪,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微臣以为不可。”马周出列劝谏道,“侯君集虽有功于社稷,然其犯上作乱,罪大恶极,法理不容,当依律处斩,以儆效尤。请皇上三思!”
紧接着,长孙无忌、褚遂良、高士廉等人纷纷出列劝谏皇上处斩侯君集,以绝后患。李世民见众臣反对,思忖了半晌也就放弃了。随后,他又说道:
“元昌乃朕之弟,虽素不亲朕,然朕欲念及手足之情,饶他不死。对此,诸位爱卿有何异议?请说吧!”
“汉王虽为太子叔父,却不训导太子,反倒教唆太子谋反,其罪不可赦。”房玄龄拱手谏道,“汉王与侯君集同罪,自当同等处治,不然对君集不公也。”
“房大人言之有理!”马周随和道,“侯君集有功于朝廷,尚且获刑,汉王无功有过,岂能免其死罪。若皇上执意为之,必遭天下人非议,有损龙威呀!”
“臣等皆以为,皇上不可顾私情而免汉王之罪,当依律处治汉王。”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勣、高士廉等大臣皆劝李世民杀李元昌,以彰显法典。
“诸位所言不无道理!”李世民沉吟半晌,方徐徐说道,“是呀,朕乃一国之君,当以律令纲纪为重,岂可因手足之情而废律乱纲也。”
过了会儿,李世民便下旨将太子李承乾废为庶人,暂且幽禁于右领军府,十日后解往黔州。汉王李元昌赐死王府,以保全其亲王尊严,同时宽宥其母亲及妻子儿女;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三日后处斩。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人因劝谏太子不力而免为庶民。太子詹事于志宁曾屡次劝谏,有功而蒙受嘉勉。纥干承基举报有功,任命为川府折冲都尉,封平棘县公。宣旨完毕,众臣皆伏地叩拜,山呼万岁,然后便退朝出宫。
太子李承乾得知父皇饶其不死,甚是感激,当下便自缚前来叩谢皇恩。李世民凝视着儿子那张憔悴不堪的面庞,那双满是忧郁的眼睛,心像被什么扎了似的疼痛不已。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不让眼泪流出来。沉默会儿,他欠起身,将跪在膝前的儿子扶起,以父亲的身份跟他说着道别的话儿。说着说着,李承乾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纷纷掉下来,末了他克制不住自己,如同孩子般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李世民看着面前这个身体虚弱意志更薄弱的儿子,心情十分复杂,他既恨他不受教不成器,又被他可怜巴巴的模样打动,心生怜惜之情。过了会儿,他向儿子承诺五年后让他返回长安。李承乾什么也没说,只对着父皇凄然一笑,那淡淡的笑意实在令人揪心。那一刻,他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从此一别,就再也回不到这座充满快乐与忧伤的宫殿了。
十天一过,李承乾便钻进一驾简陋的马车里。在几名贴心侍从的护送下,车子沿着条湿漉漉的街道缓缓地驶向城门。没过多久,他便出了长安城,踏上一条爬满青草的官道。可还走出百米之远,他突然冲着身前的车夫叫了声。那位胡子花白的老车夫听见了,便吁地一声勒住了马缰。马车一停,他就撩起黑色帘布,从车上跳了下来。他立在清凉的晨风中,久久地凝望着罩着层薄雾的长安城,凝望着那座巍峨雄壮的宫殿,泪水忍不住涌上了眼眶。是呀,他很快就要告别眼前的一切,告别他养尊处优的宫殿,告别他曾经拥有的一切,这又怎能不让他触目伤怀呢?说真的,他真不想离开繁华的长安城,真不想失去曾经的拥有,还有美好的未来。然而,这一切都成了一场梦,永远也不能重新拥有它,不能把它变成现实。这么想着,他的心就被痛苦紧紧地包裹着,眼泪扯不住地流出来,濡湿了那张消瘦而花白的脸。直到太子妃掀起车窗,冲他喊了声,他才回过神,准备迈开脚步朝马车走过去。
第192章 东宫易主【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