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李祐谋反【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前,仰头注视着城墙上的动静,神情若有所待。没错,这会儿他正期待从城内传来好消息。已过四天了,可城中依然平静如初,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难道这次真的失算了吗?他微微皱起了眉头,凝神沉思片刻,接着又轻轻摇了摇头,否认方才的念头。他仍旧坚信在城下大军的围困之下,齐州城内一定会发生自己预料的变故,齐王定会被那些忠心于朝廷的正义之士擒住。这么一想,他的脸上露出丝自信的笑容。

    太阳沿着了无纤云的天层缓缓地往上爬,金色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有了几分暖意。李世勣抬眼望了望已爬上三尺高的太阳,兀自摇了摇头,准备拨转马头往自己的营地奔去。正在这时,突然从城门之上传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原来李祐已被杜行敏所擒。他听了欣喜万分,举头迎着刺眼的阳光看了城墙上的杜行敏和被绑成粽子的齐王好半天。确定无疑之后,他哈哈一阵大笑,然后大声令杜行敏开门迎接大军进城。

    十几分钟后,城门吱地一声敞开了,杜行敏亲领部下人马出城迎接朝廷大军入城。李世勣瞧见杜行敏,非常高兴,笑呵呵地上前向他施礼道贺。杜行敏受宠若惊,慌忙翻身下马,两拳一抱向兵部尚书行了个大礼,然后亲手牵着他的马朝城内走去。与此同时,丘行恭、程名振等将领也各自引军过了护城河,井然有序地向打开的城门奔过去,然后缓缓入城。没过多久,十万大军就从四门进了城,在营地驻扎。

    当晚李世勣于宫中大摆筵宴,庆贺平定叛乱,犒劳三军将士。十天过后,他便皇上之命,引军押解李祐、阴弘智、燕弘信等反叛者入长安。

    一回到京师,李世勣就将齐王带了李世民跟前,交与他处治。李祐自知罪孽深重,见了父皇面色发白全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地向父皇磕头认罪。李世民铁青着脸,盯着伏在地上的儿子好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也是,他做梦也没想到他亲生的儿子居然有朝一日会举兵反叛自己。这不仅让他感到不解、愤怒,更是令他心寒。此时此刻,他感觉到有一股彻入骨髓的寒意直透脊背,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指着儿子厉声痛斥,把他骂了狗血喷头。李祐不敢再像过去那样倔强地顶撞父皇,只是鸡啄米似的叩头认罪,颤着声苦苦求饶。既知今日,何必当初!末了,他长叹一声,眼睛不由湿润了。

    李世民虽是一国之君,却也有平常父亲应有的情爱,他又怎忍心置亲生骨肉于死地呢?因此,他不想以谋反罪处治李祐,欲从轻发落。然而,朝廷大臣们似乎不能理解他这份父爱,他们纷纷上书请求他处死乱臣贼子李祐,就连一向贴心的老朋友房玄龄也再三劝谏他不可因私情而废律令。最后,他终于架不住朝廷中的一片反对声,只好含着泪颁旨下诏赐死反王李祐。当儿子的死讯传来时,他木雕泥塑般立在殿中,泪水夺眶而出,心像被刀割般疼痛万分。

    齐王之死使李世民整个人都垮了,他像生了场大病打不起精神,索性就称病不上朝。因此这几日朝中无事,只有大理寺的官吏们忙碌忙碌,他们正在审讯阴弘智、燕弘信、昝君、纥干承基这些跟随齐王谋反的人,然后给他们量刑定罪。阴弘智、燕弘信、昝君皆为齐王的心腹,且在齐州反叛中起了关键作用,毫无疑问得判处死罪。而纥干承基呢,虽说他在此事中充当的角色并不重要,但因跟随着齐王谋反,自然也逃脱不了干系,依律当斩。可这家伙为人机灵,又贪生怕死,便生出了将功赎罪的念想。那么,如何才能让皇上因功而赦免自己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咬牙把太子谋反之事供了出来。

    房玄龄是主审官,自然是第一个从纥干承基嘴里获知这一惊天秘密。当时他如遭五雷轰顶,震得好半天也没说出话来,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太子他怎么会做这么糊涂的决定,那不是把自己往死路上赶吗?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几句,然后迟疑不决起来,他不知道该不该马上将这事禀报皇上。他自认识李世民以来,就对他忠心耿耿,从未有过知情不报的时候,更何况这关系到皇上的安危。按理他当得毫不犹豫地向皇上禀奏此事,好让皇上命人缉拿太子,以便解除这股潜在的威胁。然而,这会儿他突然想起了长孙皇后,想起她临终前的托付。他十分清楚此事一旦让皇上知道,太子必定被赶出东宫,甚至像齐王李祐一样被处死。这样,他又怎么对得起皇后对自己的信任和嘱托呢?可是他若不这样做,皇上就有危险,朝廷也会因之而发生剧烈的震荡,甚至危及社稷,危及天下百姓。社稷为大,天下百姓为大,无论什么理由也不能危害社稷百姓哪!想到这儿,他的思想渐渐地坚定起来了。

第189章 李祐谋反【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