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兄弟相残【十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不敢,不敢,这是在下应该做的。”纥干承基极其谦恭地答礼,一边高高举起手中的酒杯起身说句,“恭敬不如从命,在下先干为敬,谢太子厚意!”

    说着,纥干承基就一仰粗壮的脖颈,咕咚一声将满满一杯酒干了个底儿朝天。他一抹长满又密又黑的短髭的嘴巴,望着太子嘿嘿一笑,然后重新坐下。

    “好,此事已定,便无忧虑,我等只须静候佳音了!”侯君集很是兴奋,哈哈一笑,又举杯对太子说道,“来,殿下,今夜我等痛饮一番,不醉不散!”

    李承乾听侯君集这么一说,也把心中所有的忧虑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举杯邀饮。于是,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甚是喧闹。

    第二天上午,纥干承基怀里揣着那份厚厚的奏折,顶着呼呼的寒风朝玄武门健步如飞地走去。没多久,他便来到了举报处。他用警惕的眼光环顾了下四周,见无眼熟之人,就动手敏捷地从衣襟里掏出密封好的奏章,递到面前那位瘦小的官史手中,报了声魏王府典签官,转身就匆匆离开了。

    两天后,朝廷里面就炸开了锅,大家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起魏王来,对他被举报的罪状将信将疑。李世民看了那封举报信,倒是态度鲜明,一口认定这是有人故意栽脏陷害自己所宠爱的儿子。在他心目中,魏王李泰仁义宽厚,有君子之风,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丧心病狂的事来呢?谁敢诬告大唐皇子,他眼里还有没有律令纲纪,哼!他沉不住气,握紧拳头朝御案上重重地砸了下,直把身边的侍从吓了一大跳,慌忙弯腰拱手劝皇上息怒。这招还真灵,皇上听了后就慢慢地冷静了下来。这一冷静,头脑就变灵光了,很快便把这事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他想,这该又是那个不争气的太子捣的鬼,简直是岂有此理!

    虽说李世民在心里认定这事是太子李承乾干的,但他并没有当即把他召入宫中训斥,而是下旨命大理寺暗中搜捕上书之人,然后再审讯他。孙伏伽接到圣旨后,立即命手下行动,布下了天罗地网。可惜的是,十天半月过去了,举报人还是没有缉拿归案。原来纥干承基当天就离开长安,前往齐王李祐处。

    李泰遭人诬告,蒙受不白之冤,心里自然不好受,便隔三差五去父皇那儿诉苦,一再向父皇表白自己没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并恳求父皇为自己洗涮冤情。李世民认为儿子的请求合情合理,便在朝议时当着文武百官替李泰辩白,斩钉截铁地说那些对魏王的指控纯属子虚乌有,是有人故意栽脏陷害,不足为信。最后,他又对魏王的才德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评价。这使李泰心生一种因祸得福的快感,心情大为好转。不过,太子李承乾却极度失望。他没想到自己处心积虑布的局非但没能如愿以偿,反倒助了对手一臂之力。这……真是气死人了!然而,令他更生气更痛苦的还在后头呢。

    李泰因父皇亲自替他平反昭雪而兴高采烈,满心欢喜,当晚就在府内设宴庆贺。酒过三巡,李泰便兴致勃勃地跟座中心腹们谈起了父皇替自己洗雪冤屈之事,借此向他们表明父皇对他的殊宠,暗示自己有朝一日定能入主东宫。杜楚客、韦挺、苏勗等人政治嗅觉十分敏感,他们从皇上对待弹劾魏王一事中看出了他的另有用心,那就是想让魏王取代当今太子。想到这,他们个个激动不已,欣喜万分。也是,一旦魏王入主东宫,进而登基为帝,那他们这些功臣到时就能高官厚禄,风光无限。这又怎么不让他们高兴,不让他们热血沸腾呢?这心血一热,又仗着几分酒气,他们就纷纷争着向魏王出主意。

    “魏王,在下敢断定,此次诬告您的人一定是太子!”过了会儿,杜楚客很肯定地说句,“太子行刺未果,且遭皇上痛斥,故而设计陷害魏王以泄怨恚。”

    “杜大人言之有理!”苏勗抿了口酒,眼含微笑地望着面色红润的魏王说道,“在下早就看出此事为太子所为,只是苦于无真凭实据而不敢多言哪。”

    “对,对,肯定是太子指使人冒充府中典签官上书诬告魏王!”韦挺、柴令武、房遗爱等人也跟着附和道,“这太子也太可恶,居然干出这种龌龊勾当!”

    “正所谓黔驴技穷,无所不用也。”李泰嘴角往上一勾,浮出丝讥笑,挖苦道,“李承乾谋杀未遂,又见本王防范甚严,无法得手,也就只好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对付本王了。可惜的是,他又一次失败了,哈哈!这个笨蛋,难道他不知道父皇对我深信不疑吗?哼,就凭这也能让我在父皇面前失宠,笑话!”

第181章 兄弟相残【十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