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立后风波【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事不好,赶紧出列劝解皇上,“长孙大人、萧大人他们并不是有意诋毁,而是劝谏皇上慎重呀。”稍顿,又拱手高声说道,“皇上,臣也以为不可立杨氏为皇后。杨氏虽深得皇上宠爱,然因其曾是齐王之妃,可谓是白璧有瑕呀。若皇上执意立其为后,必引天下人议论,有损皇上之威名。故而,臣以为皇上若欲册立皇后,当从皇妃中另选他人方可。立后乃关乎后宫安稳,关系社稷安稳之大事,臣请皇上谨慎从之。”

    “臣等也以为不可立杨氏为后,请皇上三思啊!”这时,王珪、马周、岺文本等人也纷纷迈出班列,恳请皇上放弃册立杨氏为皇后。

    李世民见朝中大臣都反对自己册立杨氏,不由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当然作为一国之君,他有权决定立谁为皇后,但他也同样清楚若是违背所有大臣的意志而执意册封杨氏为皇后,必定会影响他在臣子们心目中的形像,甚至动摇人心。这么一想,他只好向众臣们妥协,一脸不高兴地对他们说:

    “好,既然你们都不赞成朕册封杨爱妃为皇后,那朕也不勉强。再说,杨爱妃也不十分乐意朕封她为后,朕也不勉强她,这事就这么算了。”

    “皇上,长孙皇后已故一载之余,后宫不可长期无主,请皇上还是另选贤妃立为皇后吧!”话音刚落,魏征又重提立后之事。

    “朕想立杨爱妃为后,你等坚决反对,现今朕不想册立皇后,你又来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气呼呼地质问道,“那你们说,朕该册谁为后?”

    “皇上,臣以为吴王之母杨妃可为皇后。”魏征拱手答道,“故而,臣请皇上立杨妃为后!”

    虽说隋室灭亡已二十余载,但萧瑀对杨氏后人依然是颇有感情,他希望身为隋炀帝的女儿杨妃能入主后宫。因此,他听魏征这么一说,就赶紧附和道:

    “魏大人言之有理!微臣也以为,杨妃乃是皇后的是佳人选。杨妃不仅出身高贵,而且品行端正,才能出众,且对皇上忠贞不渝。请皇上明鉴!”

    “不可,不可立杨妃为后!”房玄龄立即反对道,“杨妃虽贤慧,然其子吴王与太子一般大小,且英武异常。一旦立杨妃为后,臣恐吴王生非分之想呀!”

    “房大人说的对,杨妃为后,吴王必会觊觎东宫,这岂不又得引发一场争夺皇位之战。兄弟相残,实在是令人心痛啊!”长孙无忌感叹了声,接着又说,“再者,杨妃乃前朝所遗,身上流着杨氏血液,岂可做我大唐皇后?暂且不说她有为父报仇之心,恐将祸害社稷,仅凭她的出身,便会让天下人议论。”

    “长孙大人,你是在诋毁杨妃呀!”萧瑀气忿地反驳道,“杨妃深爱皇上,一心忠于大唐,岂有谋逆之心?至于吴王,他谨守本分,决无觊觎东宫之心。”

    “是呀,皇上。杨妃虽为炀帝之女,然对大唐忠心耿耿,贤慧之名扬于四方,为天下之人所称赞。”魏征力挺杨妃,不遗余力地进谏道,“且吴王深受杨妃教导,知书达理,敬重太子,虽有文武之才,然无非分之想,决不会做出不利东宫之事。因此,皇上尽可放心立杨妃为皇后!”

    “皇上,臣以为不可立杨妃为后!”房玄龄、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册立杨妃,“若皇上执意册封杨妃,不仅会损害皇上的名声,且将引起东宫之争哪!”

    “朕以为辅机、玄龄所言不无道理!”考虑了好半天,李世民最终还是决定采纳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位心腹重臣的意见,“好,朕决定不立杨妃为后!”

    “皇上,您应该册立杨妃为后,如此才不会辜负杨妃对你一片深情厚爱呀!”萧瑀几欲落泪道,“当年杨妃为了皇上,不頋其父刀剑相逼,而皇上您……”

    “萧瑀,你不要再说,这事就这么定了!”李世民想起杨妃那段情爱,心里不由热乎乎,嘴却断然说道,“既然立后之事分歧如此之大,那朕就不立了。”

    “皇上圣明!”长孙无忌听罢,暗喜不已,接着拱手谏道,“臣以为后宫之中没有哪位皇妃的才学品行能够取代已故皇后,那皇上何不将皇后之位虚空,以向世人彰显长孙皇后之风范呢。这不仅可向天下人表明皇上对长孙皇后的恩爱与敬重,而且也可免去册立皇后之纷扰,实为一举两得,请皇上三思!”

    “辅机言之有理!”李世民想了想,点头赞同道,“众爱卿,朕已决定不再册立皇后,你等从此不必再议此事,违者当严惩不贷!”

    说完,李世民起身回宫。众臣叩首山呼万岁,然后纷纷转身走出大殿。此时,殿外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秋雨,透着股淡淡的凉意。

第121章 立后风波【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